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保护大熊猫,也要保护它的邻居们

    作者:李晟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31日 09版)

        【生态观察】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熊猫栖息地建立起一系列自然保护区。截至2015年,已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7个,总面积3.36万平方公里,覆盖了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与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可以说,经过数十年的持续保护,大熊猫的受威胁状况得以改善,野外种群与栖息地都呈现恢复性增长,保护成效显著。同时,大熊猫的迁地保护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工繁育技术成熟,迁地保护种群持续增长,并已经开始进行野化放归的初步尝试,为孤立小种群的复壮提供了新的希望。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开展的最新一轮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中,大熊猫的评估等级从原来的“濒危EN”降级为“易危VU”(2016年正式发布),成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

        野生大熊猫偏好栖居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成熟原始森林,对大熊猫保护的投入也广泛惠及了跟它同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植物。虽然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保护成效,但当前,大熊猫和它的邻居们仍然面临栖息地破碎化、放牧干扰、气候变化等新的挑战。一项新近的研究发现:大熊猫分布区内目前分布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即豺、狼、豹和雪豹,其分布区范围自20世纪中期以来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以豺最为严重——过去10年间,豺与狼在大熊猫分布区内均只有零星记录(豺仅被记录到4次,狼11次),在部分山系可能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

        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究其原因,研究者推测可能主要是大型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因而难以从针对大熊猫实施的保护策略和措施中得到全面保护。大型食肉动物数量不断下降是数十年来全球范围的普遍现象,由此可能带来的对各类生态系统的长远影响,也是各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共同面临的急迫问题。与很多地区豺狼虎豹已彻底消失的无奈相比,大熊猫撑起的保护伞对于这些大块头的食肉邻居已经难能可贵了,但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大熊猫分布区,现有4种大型食肉动物的大部分记录均来自两个区域性保护地网络,即由11个相邻保护区构成的秦岭中部自然保护区群(总面积2378平方公里)和由7个保护区构成的邛崃山自然保护区群(总面积5658平方公里)。这也提示我们,保护大面积、高质量的连片栖息地,可能是留住大熊猫这些大块头食肉邻居的关键。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规划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覆盖了大熊猫分布区内北部4个山系的大面积栖息地与潜在栖息地,为大熊猫分布区内大型食肉动物的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机构整合、机制创新等途径,新成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在整合原有各类保护地的基础上,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为野生大熊猫种群及其生态系统的长期保护提供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应考虑将大型食肉动物的恢复作为未来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在更大景观尺度上开展保护措施,比如扩大保护范围、建立廊道以加强现有保护地间的联通性、恢复和重建适宜栖息地、促进有蹄类物种种群恢复、加强社区放养家畜的管理等,逐步恢复大型食肉动物种群。这些措施将大大增强区域内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改善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从而惠及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的更多野生动植物。

        (作者:李晟,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