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细雨霏霏,一群快乐的鸭子正在河里戏水。村口左侧的池塘里,大片翠绿中红艳的荷花分外醒目。行走在和顺古镇,穿街过巷,目睹眼前一幢幢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老宅子,仿佛置身于中原或江南的某个小镇。然而,这里却是“极边之城”云南腾冲。
步入和顺,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矗立在镇口的牌坊。牌坊的背面是“仁里”二字,为著名学者、书法家赵藩所书,这里与中原内地一样,崇尚的是“仁义道德”。此外,这里有由胡适先生题写馆名的最大的乡村图书馆,还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先生的故乡。
无论是精致的石拱桥、古树参天的庙宇、香烟缭绕的宗室祠堂,还是传统礼教的贞节牌坊、河边的洗衣亭、汉族风格的四合院、长满荷花的池塘,一切竟是如此和谐地共融在一起。在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弹丸之地的和顺能如此完整地保存汉族文化,与居住在此的和顺人有很大关系。
腾冲向来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顺距离腾冲城仅有3公里之遥。据史料记载,当今和顺人的先辈大多是从中原内地戍边屯田而来的汉族。让和顺人引以为荣的艾思奇先生,其先祖就是元朝时来此戍边军屯的。
明朝延续了元代在边疆实行军屯的方略,把内地的汉族富豪大户移来云南居住。洪武二十年(1387)起,朝廷从四川、湖南、陕西等地选调了一批批精兵到云南实行旨在屯垦戍边的“军屯”。此外,明王朝还鼓励内地人到云南进行“民屯”和“商屯”。如此一来,屯田制把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汉族文化带进了云南,对边疆的社会与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地汉族文化便在“滇越”腾冲和顺生根、发芽、开花。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顺人很早就利用独有的区位优势,开始了“走夷方”,到缅甸、印度等地经商。因此,和顺又成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的交汇、交融之地,逐渐形成了亦农、亦商、亦儒、亦侨的混合生活方式。至今,侨居海外的和顺籍华人、华侨已超过一万人,而居住在本镇的人口仅有6千多,因此,和顺成为云南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侨乡。
到海外闯荡经商,让和顺人更加认识到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清朝末年,和顺出现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团体“咸新社”。1924年,和顺旅缅华侨又组织“崇新会”,创办进步刊物,在本乡成立了“阅书报社”。1928年,“阅书报社”扩建为图书馆,即和顺图书馆。后来,侨胞等捐资又创办了益群中学。坚实的文化根基令和顺英才辈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元老李曰垓先生,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的教育家寸树声先生等,都名震中外。
经过数百年的传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的保护和引导,如今的和顺已成为一个誉满边地的汉文化名镇。这里到处是小桥流水、白墙灰瓦、四合院落、亭台楼阁、祠堂庙宇,这里有书香门第,有美俗淳风,有耕读传家、尊师重教之风,它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更是荣登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如今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极边之旅让他们从久远的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感受到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任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