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最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当月亮从天山博格达峰后露出它姣洁的面庞时,我不禁想起那首著名的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作为一名出生在天山脚下的诗人,李白常常见到这番情景:巍巍天山上,一轮明月慢慢升起,缓缓穿行于苍茫的云海之间,倾泻下一片银白色的光辉。那横跨数万里的长风,一直吹越玉门关。虽说时光已过了几千年,但诗中的磅礴气势仍在,新疆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正如同这样的气势,一日千里。
如今,天山的明月仍然月月升起,但月光下,人们不会因为思念而悲伤忧愁。看一条条空中航线,看陆上正在铺轨的高铁,还有看不见的通讯网络,早让遥远的天山与内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走出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如今遍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望月时的感受并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极其相同: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有人统计说,在李白的近千首诗作中,涉及月亮的多达400多首。“月”的各类意象极其丰富,有的表达了一种无法排解的寂寞乡愁,有的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安顿与宁静……但是在这首诗中,月色却与以往的意象和境界完全不同。
这个月亮更具有一种高远辽阔的空间感,甚至超越了平面的地理意识,上升为一种超尘拔俗的宇宙意识。在辽阔的西域天山上,一轮皎洁的明月刚一出现,就光洒八荒六合,四方风起云涌,在高远不可测的宇宙背景下,显示出一种神秘而优美的阔大、混沌与清朗。
再看看当前月光下的天山南北,建设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族人民过上了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日子。一座座新城、一个个新村,成为人们生活的家园,依傍着月光,人们吟唱着一首首新歌。歌声中我仿佛看见,一千多年前的某个月夜,一个白衣男子,一柄剑,一匹马,在西域广袤的大漠里踽踽而行。他是李白,从盛唐的月光下走来。他向未来走去,走向那苍茫云海间,成为一轮超越群山、辉映千古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