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北京】“半钩留照三秋淡”

    董 城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19日   04 版)
    卢沟晓月

        卢沟晓月,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不知从何时起,一部卢沟晓月的历史就与整部中华民族的荣辱史、发展史、兴衰史相辅相成,相生相伴。

        她,见证着美丽中国。公元1192年,卢沟桥——这朵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葩炫酷开放。这是一座总长266.5米的11孔不等跨圆弧拱桥,501只形态各异的石狮跃然桥上。250多年前一个秋日的晚上,一位帝王登上卢沟桥,只见涧水如练,西山似黛,天上的皎月和桥的南北两侧水面各倒映出一个月亮,形成了“一天三月”的奇景,遂提笔写下“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的诗句,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比乾隆皇帝更早歌颂卢沟桥之美的,是一位外国人。700多年前,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道:驻足于此,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桥。从那时起,看得见的卢沟桥逐渐化为一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看不见的桥。

        她,定格着浴血中国。“芦(卢)沟桥跟着故都落在敌人手里,那里是烽火满天”,读江上青烈士的遗作《卢沟晓月》,人的思绪不由得会沿着时光上溯:这是怎样的一个仲夏的深夜,月光被阴谋遮蔽,蓄谋已久的侵略者向我们开枪。从此,一个历史瞬间烙刻在全体中国人的心中,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中国危险了!在苦难中觉醒,在屈辱中奋起,四万万中国人第一次发出了“民族复兴”的呼唤:落后就要挨打,国人必须自强!

        她,记录着梦想中国。当代中国,一条大道迎春风。卢沟桥旁,北京园博园夜景照明采用新技术,节约能耗超40%;今年中秋节也不再有实景晚会,取代明星大腕唱主角的,将是普普通通的市民群众;不再铺张浪费搞宣传,北京丰台区面向全球征集“望月Style”活动正利用新媒体火热展开。餐桌上的浪费少了,讲排场比阔气没了,公款送礼的不正之风散了,节俭过节的氛围中,亲情味更浓了,每个中国人家和团圆的梦想正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秋节,到卢沟桥畔赏月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的一种时尚。在领略卢沟晓月美景之时,越来越多人重温着一个共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政通人和,美景才是美景,美景才能长久为人民所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