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位最久的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一起安葬在定陵。这定陵从万历皇帝22岁的时候开始建,一直到他28岁的时候才建成。据说用了800万两银子,工程质量极佳。
地宫深处,品字形的三个汉白玉石宝座前,各放置了一口青花云龙大瓷缸,缸内满置香油,油中漂一根长芯,浮一柄铜瓢。铜瓢和灯芯有铜管与油相通,点燃那长芯,地宫里就亮了起来——这就是长明灯。皇帝的魂灵也是怕黑的。所以在有生之年,皇帝就幻想着能把光明永远埋藏在这27米深的地下,千年万年地亮下去,陪伴着他老人家黑暗的灵魂。
他老人家归天之后,悼词上有“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的荣誉称号,算是很风光的评价了。不过,随他老人家一起长眠的这两位皇后,并不是他心爱的女人。万历皇帝最最心爱的一个女人是那位郭氏,他曾经为了她而28年不理朝政,郭氏却永远跟万历分开来,葬在了另一个地方。
皇帝,也有无奈的时候。这无奈,在那长明灯摇曳的火光下,成了永远的寂寞。这缸,则像圆睁着的一只只泪眼,静静地打量着这个黑暗而神秘的所在。
伴随着门柱吱吱呀呀的叹息,那7座汉白玉门接次关了起来。随后有一个“自来石”吧嗒一声,从里面把门顶住,外面的人就进不去了。这自来石的原理十分工巧,但却难不住简陋的“拐钉钥匙”。考古发掘人员把一根一米来长的8号铁丝弯成半圆形,立着从石门缝里送进去,再转过来,套住顶门石的腰部,不费多大劲,就把这自来石拨开了。
又是吱吱呀呀的一阵叹息,石门关了整整330年之后,重新打开了。那青花云龙瓷缸还光洁如新,只是里面的香油已经凝成了油脂。地宫里仅有的氧气消耗完了之后,那长明灯便早早熄灭了。在这里陪伴皇帝的不是光明,而只是那积攒了3个世纪陈腐的厚重的黑暗。
定陵的前面有一个石碑,背面的右上角有一个碗口大的白痕,像满月的形状,所以被称为月亮碑。不过碑上这白痕,我倒不把它想象成月亮,更愿意想象成那长明灯的光焰。那光焰凝固住了,在岁月的风雨里。
带着美好愿望的灯光,可怜地摇曳在富贵荣华里的灯盏,只要离开了普通的空气,也就永远失去了光芒。哪里有什么长明的灯啊!哪里有那永远的光明啊!世事沧桑,永在流转。值得珍惜的,只在眼前。
从定陵地宫回来的路上,长明灯的影子总在我的脑子里闪烁着。身边的街灯,一盏盏地亮了。万家灯火,也一盏盏地亮了。没有人说它们能“长明”,但这平凡的光芒却是真实可亲的,辉映着我们真实的人间。(作者为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