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章,能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帮手。今天,除了用于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体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政策指导的公文外,无论是新闻报道、评论,还是理论文章、调研报告,都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引导舆论的功能,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辅助工具。
古人有“文可安邦”之说,意思是好文章可以安定国家。同样,不好的文章或者说文风不好的文章,则贻害无穷。当前,我们之所以要转变文风,就是因为文风上存在的“假、长、空”问题危害实在太大了。比如,反映基层实际的材料,层层加工、层层变味,谈成绩,“一定”变成“不小”“很大”,说问题,“很多”变成“一些”、“有的”甚至“个别”——看成绩越看越大,看问题越看越小。
在许多情况下,文字越精致,数字越好看,就离事实越远。如果领导干部整天被虚假的材料包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决策不失误才怪呢!
又如,一些文章动辄长篇大论、古今中外,却没有多少实际内容,兑水掺假,夸夸其谈,上下级之间在官话、空话、套话中相互“忽悠”,工作在繁琐的文字中空转。时间和精力用在“空谈”上,怎能“实干”,又何以“兴邦”?
不良文风固然与为文者的学识和能力有关,但其症结则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之所以痛恨不良文风,盖由于它销蚀政府公信力、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的形象、离间党和人民的关系。生活在不良文风之中,无异于慢性中毒。所以,我们必须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认识转变文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古人说:“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笔者倡议,所有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同志,要说真话、报实情,原原本本反映社会面貌;关心人、讲感情,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抑歪风、扬正气,以正能量凝聚信心和勇气;善表达、重文采,以优美的文词感染人。只要我们用心说话、用脚板写作,就一定能够书写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