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文化记忆

    地方文化进课堂

    程 刚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09 版)

        在孜孜以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走进西城》——这本北京市西城区的地方实验教材,现已通过有关部门审查,今年进入区内高中的课堂。

        这是一本专门讲述西城历史文化的地方教材,内容新颖而厚重。全书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名京畿重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黄帝的后代于蓟,蓟城核心就在今天西城的广安门一带。这是北京建城的初始。此后,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不断建立。古人云,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现今西城的法源寺,原是唐太宗下旨建立的悯忠寺。广安门北侧的天宁寺塔,是辽代的建筑杰作。金中都太液池遗址现在广安门外,其前身是辽南京宫城的瑶池。

        第二单元为皇都遗韵。元明清时兴建都城,中南海、北海、什刹海、后海及西海,是建都依附的重要水系。什刹海在元朝称积水潭,是元大都歌舞不绝、商铺兴旺的繁华地区。德胜门箭楼今日仍屹立在北二环上,是明清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其余内城和外城的城门,如今仅仅存下地名。历代帝王庙在阜成门内,祭祀从三皇五帝到明末的180多位历代帝王,这充分体现着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文化特征。月坛、先农坛、恭王府是明清皇家留下的重要建筑。上述水系、城楼与坛庙王府,都是西城的显明景象。

        第三单元称百姓家园。西城西四的砖塔胡同,是唯一有记载的元代胡同,可谓最早的胡同。西四北头条至八条的这几条胡同,保留了元大都时的格局。这一到八条胡同,曾有过这样的名字:驴肉、帅府、豹子、熟皮、石老娘及泰宁侯等,深含文化韵味。在介绍了胡同与四合院以后,就说起这里的名人故居与民俗风情:名人故居,有朱彝尊、纪晓岚、康有为、谭嗣同、鲁迅和齐白石等人士的,数量众多,在此细述不了;厂甸庙会、天桥民艺一度十分热闹:年画空竹、古玩字画、杂耍相声、小吃衣物都耀眼京都。

        第四单元叫商贸金融。从鼓楼、大栅栏讲到琉璃厂,从张一元说到内联升;清末民国时期,西单已经有了天福号、桂香村等许多著名店铺;西郊民巷的银行,凸显近代意义,大清户部银行是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第五单元是文化印记。广济寺、白云观、南堂和牛街礼拜寺等,是各宗教的活动场所,也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利玛窦像立于南堂,墓地在官园党校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老舍母校北京三中,其前身是右翼宗学,曹雪芹曾在此从业;四中八中等许多中小学,都有约百年的历史。会馆林立,林则徐、李鸿章等人士在此居住和活动。京剧从大栅栏的剧院起步,经谭鑫培、梅兰芳等名角的开创,业绩不断辉煌。

        第六单元即百年变迁。北京动物园前身是清朝农事实验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都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陶然亭里的慈悲庵,也留有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革命足迹。报刊大量涌现,陈独秀、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影响巨大。今日西城一片新面貌,金融街最富有现代气象。

        在这本地方文化教材中,与西城历史有关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文物、民俗、文艺等各方面内容,一并得以展示。此类教材不是刚刚出于西城,但从内容丰实而言,这本教材是很突出的,避免了有些同类教材的简单化倾向。编者希望高中学生能从身边的迹象,真切地感受历史文化,进而不断打开眼界,深深受到文化滋养。编出这本教材,有利于改变当前教育内容比较相同的状况;其中还有活动设计,能引导学生自己在走访中进行思考和探究,这也有利于丰富课堂教授的模式。为使用好这本新颖厚重的教材,西城教育部门正在培训教师,因为即使是历史教师,对地方历史文化也不是很熟悉的。进入了课堂,切实感动和启发了学生,地方文化才能生根开花;文化繁荣才能在一个相关领域真正实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