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中华再造善本》续编继续推进,我非常高兴,这是我们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事业。下面,我谈三点看法:
一、再造善本工程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古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没有众多古籍将这些传统文化保存、传承下来,我们的民族就无法始终如一的团结。中国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当今社会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年轻人觉得外国好,不知道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不息才是真正的伟大。因此,要让青年人更加直观、详实地了解我国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并继承和发扬下去,就需要通过我们的文字、古籍、再造善本来实现。
二、通过再造善本及续编工程,大批稀见宋元孤本、明清孤本得以面世,对学术研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秘藏珍宝不再尘封,以前的死资料变成了可供运用的活珍宝,这一层意义非常了不起。早年我在上海时与顾廷龙先生相交甚厚。在他的帮助下,也仅能看到明版,宋元本通常难以寓目。如今通过再造善本,很多宋元旧本、尤其是孤本,都得以面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
古籍为很多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提供确切证据。如《红楼梦》研究中,一直认为曹雪芹祖籍河北丰润,但未见任何资料证实,不足为信。我查阅了曹雪芹五代祖曹振彦的任职履历表,上面记载着“曹振彦,奉天辽阳人”。同时查阅曹雪芹四代祖《曹玺传》,其中也记录了其祖籍辽阳,才得出可靠结论。再造善本推进了学术研究,促进了文化建设。
三、目前再造善本每种只印200套,使珍贵版本得以保存,达到存往继绝的目的,但从普及角度讲还不够。
再造善本装帧、印制精美,跟原本一模一样,但比较贵重,阅读时要小心翼翼,研究时无法随身携带。如能出版物美价廉的简装本,更有利于普及文化、促进文化研究。
总之,再造善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希望能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下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