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不仅是人物的集合史、学派的发展史、时代的进步史,更是思想的流动史、问题的流变史,是以人文精神展示人类智慧魅力的人类史。韩秋红、史巍所著《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就是用这种全新的视角审视西方哲学史。作者认为:西方哲学史就是在“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的维度中体现为人文精神的历史。
惯常的西方哲学史研究将自身定位为综述性的、普及知识性的,也有些研究踏入学术领域范围,将自身定位为研究型。《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一书预设了更为鲜明的前提:为何人文精神是西方哲学史不可跨越的线索?为何人文精神具有史化的意义?
西方哲学史一方面在人文精神的贯穿下展开着,一方面作者又一直在思考为何人文精神体现了西方哲学史最为本真的元线索。“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的思维方式体现着作者自身思考过程中的博弈,西方哲学的历史必须加以展开,是历史自身的发展力量还是人类思想的力量?西方哲学史是一个整体,整体的凝聚力是事实本身还是意义本身?笔者认为,“能否思想”是第一个问题的博弈,博弈双方必须在“思想”中对垒,“思想”本身已是答案,西方哲学的历史需在思想中展开;“有无意义”是第二个问题的博弈,无论是历史的事实,还是作为整体存在的西方哲学史,它可供人们思考的就是“意义”,无“意义”则无事实、无整体。因此,在这样的博弈之中,种种问题呼之欲出,我是谁?自由是什么?形而上精神是什么?种种问题构成一个不可破解的坚实的圆,而圆心就是“人”,种种问题又都指向“人”,在问题与问题的流变之中我们无法找到确实的答案,但一当问题面向唯一的圆心之时,答案就蕴藏在其中。正是博弈式的思考造就了《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独特的理解方式。
“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将思考带入思考之中,将问题置于问题之内,将人文精神的现代思考带入人文精神的史化研究之中。《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本着以人类最本真的思考形式构建出西方哲学史的轮廓,是人文精神的史化飘扬,因此显得生动、引人入胜,具有广阔的理解空间。
《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韩秋红 史巍 著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