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难、教学条件差等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一直牵扯着人们的神经,无情地扼杀着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与梦想。面对这一棘手难题,被誉为“中小学教师摇篮”的南京晓庄学院,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举动。该学院百名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后,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办教育,一首首儿歌的朗诵、一个个童话的讲述、一幅幅图画的心灵交融,汇成了爱的音符。
“学前教育志愿者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大爱奉献’的精神,引导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为晓庄这部永不完稿的诗集续写新篇章!”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天教授说。
“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来陪他们,我们来教他们学习!”在南京晓庄学院参加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志愿者培训班的学员们争相说道。
南通海门市海门占仁村支部书记黄海,是培训班的学员之一,2010年从晓庄学院行知学院毕业后,黄海一直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黄海告诉记者:“我们要弘扬老校长陶行知先生‘大爱奉献’的精神,做农村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为他们送去关爱、知识和信心,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南京晓庄学院不仅以行动来温暖留守儿童,更用专业的教材和课程为留守儿童送去专业的教育。
据介绍,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志愿者培训以该院教育科学学院史爱华教授编写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和《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丛书为载体,组织村官志愿者和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送教育,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晓庄模式”。“现在很多学龄前儿童被‘放养’,他们缺少接受系统学前教育的机会,这是很严峻的问题!”史爱华说。据了解,该丛书易懂易学易教,家长可以自行在家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
用爱心点燃希望,让责任铸就未来。南京晓庄学院依靠大学生村官、苏北计划志愿者、在校大学生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志愿者,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因地制宜的学前教育模式,为全国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提供了成功经验,成为“可复制、可发展、可持续”的典范。
(本报南京11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