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培育的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填补了我国高支纱毛纺原料的空白,创造了一公斤羊毛99元的超高价格;
他们培育的“石大豆1号”和“新大豆1号”,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创造了大豆亩产的全国最高纪录;
他们培育的“新海22号”棉花品种,改写了世界上低纬度地区不能种植棉花的历史;
他们培育的“新葵杂2号”、“新冬17号”、“新玉9号”等一系列粮食与经济作物新品种,不仅填补了世界、我国和新疆的空白,而且还帮助千千万万的农民增产增收。
这一系列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新疆农垦科学院。在它57年发展史中,共获得4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还有近百个省部级奖励,成为西北地区获奖最多的农牧业科学研究机构。
辉煌的背后充满了艰辛与磨难。几代科技人员心里共有一个信念:让科技改变兵团职工生活,让科技成为职工增产增收的强大动力。
艰苦
听说过一个科研项目立项时只有500元经费资助吗?500元做一项科学研究,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万万不可能的,但这却是事实。小麦育种专家穆延文当年就是靠500元起步攻关,十多年时间培育出“新冬17号”小麦品种的,此品种曾在新疆冬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成为新疆冬小麦的当家品种。
畜牧专家郑经鸿,当年开展《绵羊涤虫病防治研究》项目的经费是2000元。经费不够,郑经鸿就和同事们当木工、铁匠,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用工具全部自己做,该项目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细毛羊专家刘守仁,为了研究中国的细毛羊,在牧区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吃住在牧民家里,天天跟着牧民往山里跑。他主持研究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的选育》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繁育体系和基地建设》两个课题,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当年跟随郑经鸿研究员的王新华研究员,如今已是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了,谈起那些艰苦岁月,他感慨万千地说:“如果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首先应该归功于这批老科学家不畏艰难、为科学事业奋斗的精神,归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大集体里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可以这样说,老科学家的经历本身就是兵团精神最好的阐释。”
执著
为了一项科研项目,许多科学家废寝忘食,无怨无悔,舍小家为大家,这样的事例在新疆农垦科学院里比比皆是。
农机专家陈学庚研究铺膜播种机时,在核心部件穴播器研发上卡了壳。一天,他在实验室里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深夜3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躺在床上,恍惚间,他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新思路,翻身下床就赶回实验室,一直干到次日清晨,终于攻下了难关。这项农具不仅在全国16个省区市得以推广应用,而且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水肥专家尹飞虎2009年到海南省参加一个会议,看到三亚市这个在人们印象中不会缺水的地方因为季节性原因严重缺水,农业减产已成定局,心疼不已。想到自己从事了多年的微滴灌节水技术,他前后十多次跑国家有关部门,请求将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熟推广的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到全国,解决国家面临的粮食安全、水安全和土地安全问题。尹飞虎说:“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都要坚持下去。”
见到刘辉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向一位刚刚从扶贫团场回来的同事了解情况。这位曾经一驻团场就是4年的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人员,回忆起自己下团场送科技一事,仿佛是昨天一般:
“1994年受院里派遣,我来到兵团170团从事科技扶贫工作。经过几天的调研,我发现这个团场依然是传统的畜牧生产方式,我决定先从育肥羊迈出第一步。我指导职工将300只瘦弱不堪的羊进行育肥,一个月后,每只羊增加了3到5公斤肉,销售情况出奇的好,职工们都惊呆了。一个夏天过去了,这群羊个个膘肥体壮,人们争着抢着出高价收购。团场第一次靠养羊扭亏增盈,职工收入大增。团场及时提出一句口号——赶着羊群奔小康。”
创新
问新疆农垦科学院众多的年轻一代:为何这个中国最西部、人数只有三百多、经费非常有限的科学院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答案非常一致:创新。
尹飞虎8月份十分繁忙。他不仅把培训课讲到了兵团所有的团场,还讲到了国内其他省区市。类似这样的事,在新疆农垦科学院里几乎每月都有。据刘辉介绍,他们共开展了棉花栽培、节水灌溉、农机作业、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700多期(次),召开各种现场会、举办电视讲座等150多场,发放技术资料近4万份,培训6万多人次。
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科技扶贫工作得到了兵团职工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10年,他们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
王新华告诉记者,为了创新,他们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设立了青年基金,资助年轻人的子项目研究。他笑着说:“当年我就是这个基金资助过的年轻人,没有它,真想不到今天的我是个什么样子。”
另一项科技引导计划则专门资助有前景的项目研究,成为项目储备的基地。这也让新疆农垦科学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研究能力,仅“十一五”期间,他们就承担省级以上项目150多项,主持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两项,承担了国家动植物转基因重大专项,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一大批省部级奖励,比“十五”期间的3倍还多。
如今,以刘守仁为首的绵羊繁育生物技术研究团队,以陈学庚为首的农机装备研究团队,已经成为兵团乃至国家的研究团队,一大批中青年研究人员快速成长,挑起国家研究项目的重任。
王新华说:“新疆农垦科学院优秀研究团队的出现,得益于兵团体制的优势。那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与我们国家的优势一样,任何艰难险阻,在我们这群人面前都能被克服。因为我们永远都有一颗心,一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
(本报记者 王 瑟 本报通讯员 吴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