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东部,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据此兴建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被称为“宁夏一号工程”。它被国家列为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累计投资已达1300亿元,美好前景令人十分期待。
近日,记者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到宁东,在看到巨大的储煤仓、高耸的冷却塔、硕大的高炉群的同时,也遗憾地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埋不胜埋的粉煤灰、到处堆放的废石渣、随风起舞的黑灰尘和厂家为垃圾处理而劳心费神的种种窘况。
工业废弃物堆积如山
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有6座灰库、4座渣场、两个灰场。执法检查组到那里,首先看到一片占地400多亩、高达20多米的堆积物,那是发电的废弃物——煤矸石和粉煤灰,总量已达200万吨,而这只是这个电厂投产4年的“副产品”。而他们建设的二期灰场,也只能满足5年生产的堆灰要求。
在宁夏宝丰能源集团的一处工地,记者看见几台大型机械正在挖一个硕大的深坑。记者采访后得知:这个大坑是用来填埋工业废渣的,要用两三个月才能挖成,但费了这么大的劲挖出的深坑,只够填埋一年产生的废渣。因此,他们选中了一块长800米、宽700米的荒地,并在那里建设了占地465.4亩、可埋300万立方米废渣的填埋场,而这么大的填埋场,也仅够用10年的。也就是说,像这样的大坑,他们还要不间断地挖下去。
宁东的固体废物,目前主要采取企业自建灰渣场地、自行填埋和就近堆放的处置方式,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废渣场就有8家,其中5个渣场累计堆放的工业废弃物即达900万吨。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只有短短几年。2006年,基地内只产生了43万吨工业废弃物。但仅仅过去3年,一年的工业废弃物就增加到693.7万吨。有关部门预测:到“十二五”末,宁东年“产”工业废弃物将达到2000万吨。
废弃物处理的难题
宁东有一个问题必须正视:有些用于发电的煤炭,所产生的灰渣竟高达30%,远远高于原来17%—20%的预测,垃圾处理的难度,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垃圾问题,已形成制约发展的问题。垃圾处理,也成为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难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一位副主任在考察后用“形势严峻”4个字来概括他的感受。他担心:宁东会重蹈以往一些地区能源开发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覆辙。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工业垃圾更是如此。宁东的固体废弃物,有粉煤灰、煤矸石、锅炉灰渣、气化炉渣、电石渣、脱硫石膏等,这些废弃物是“弃物”而不是“废物”:它们可以成为下一道生产工序的原料,也可以再被开发成新产品,进而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这些废弃物,有些可以加工成烧结砖、空心砖、铺路板等,有些可以成为生产水泥的混合材料,就是最不济也可以用于筑路。
事实上,宁东的很多企业也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由神华宁煤集团与鲁能集团共同出资创办的灵武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现在每年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废弃物就达80多万吨;宁夏赛马实业在宁东投资建设的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消耗粉煤灰120万吨……但是,相对于日益增加的工业垃圾来说,这些转化、加工还显得相当弱小。
目前,宁东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只有33%,远远低于宁夏58.5%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固体废弃物,仍被企业自行填埋、就近堆放。
这种堆放带来许多难题。由于渣场、灰坑基本都是由企业自己来规划、建设、管理、处置,布点多、容量小、选址不当、处理不科学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在防渗透、防散扬、防流失方面的缺陷也都显现了出来。有些渣场、灰坑不仅造成了二次污染,而且造成了二次浪费,为今后再开发、再利用增加了难度。甚至有些即将投产的项目,已开始为选渣场发愁了。
不走老路,不让垃圾成灾
据了解,目前宁夏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集散、交易市场,同时,税收、价格、贷款、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也未完全到位,建筑、城建等相关部门对此的支持、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同时,宁夏工业废弃物生产出的新产品,不仅品种单一,而且市场需求量也小。以建筑材料为例,不少建筑企业甚至压根儿就不想、也不愿用这些东西,开拓区外市场问题,难题也不少。记者在宁东基地采访时听某企业工作人员说:这些再生产品我们是生产出来了,但不知道买家在哪里。如果有人要,我们免费提供也可以!
这种局面,谁还有转化、加工工业废弃物的积极性呢?宁东工业废弃物的转化、加工,何时才能上档次、上规模、成气候呢?
“打了几个眼,掏了几个洞,挖了几个坑,烧了几把火,冒了几股烟,堆了几堆灰,留下一个难以收拾、难以发展的乱摊子。”这是个别资源富集区曾经的困境,宁东坚决不走这样的老路。目前,宁东的工业垃圾问题,已经引起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宁东管理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也制订了宁东基地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的总体方案,宁东将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区,一些新技术也将被引进、推广。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齐同生说:“各企业也要主动负起社会责任,主动治污,不能让垃圾成灾。”当这一切都付诸实施的时候,宁东的垃圾问题将不再是难题,人们有理由对此充满期待、保持乐观。
(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