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5日 星期三

    关键是推进普法和执法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15日   14 版)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朝戈金

        从世界上看,出台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法规的国家,还为数不多。中国是较早签署加入“保护公约”的国家之一,这体现了我国在文化战略上和文化建设上的前瞻性眼光和胸襟。中国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的国度,也是倡导和推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多民族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我国未来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也是顺应民心民意的重大举措。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翻译和出版相关少数民族文字版的《非遗法》和这部国家大法的《条文释义》,以利民族地区的非遗保护。

        要使我国的保护工作与《非遗法》的精神相衔接,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推进普法和执法。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一书的出版,其中包括《非遗法》在内的“法律及其相关文件”8种,《非遗法》的《条文释义》,“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文件”10种,“国际公约及其相关文件”4种。希望以上文件能通过网络进行推广。

        非遗工作涉及政府、涉及老百姓、涉及学术文化界,做好非遗工作需要各方面合力协作。我国在非遗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积累的一些经验,推出的一些工作思路,例如“四级名录制度”、“普查制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都是各方参与、通力协作的实践成果。而反过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遭到较多的批评的,也主要是因为或者政府主导的力量没有到位,或者民众的参与没有落实,或者学界的咨询参谋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