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02日 星期四

    受访戴口罩 影响很糟糕

    钱建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02日   02 版)

        据报道,不久前,广东佛山顺德区容桂街道龙涌口村村委会与当地村民因为村里近百亩土地的审批发生纠纷。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就征地问题接受了电视媒体的采访,但有意思的是,这位官员在受访时戴了口罩,并说自己“有权不上镜”。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征地到底有没有违规是这一事件的主题,但出人意料,记者顺带提及的“受访戴口罩”却喧宾夺主,成了社会舆论的剑锋所指。这也难怪,本来,官员就某一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是司空见惯之事,可顺德这位非要弄个“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如何不让人心生好奇和疑惑?

        诚然,作为个体公民,他有权选择上镜还是不上镜,但作为负有责任的公务人员,他不能推脱回应公众的义务。尤其当某些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时,相关官员就更有责任和义务出来,给社会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然而,在顺德这件事情中,有关官员知道回应的必要,却摆了一个遮遮掩掩的架势。这会让老百姓怎么想?征地是不是合法,自有是非标准,何必神秘兮兮?说明公共事务,必须光明正大,哪能虚与委蛇、避重就轻?显然,戴了口罩的受访,就像让事实和真相戴了口罩一样,不仅回应的效果大打折扣,更会激起公众的怀疑和不满。

        其实,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担当的就是新闻发言人的角色,最需要讲究实事求是的态度。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不同程度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信息发布、释疑解惑、沟通民意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很多问题上,公共部门开诚布公的权威回应,能够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平息社会情绪,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顺德这位官员确是犯了回应媒体的大忌,既有损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一只口罩,遮住了个人的脸面,却着实让有关部门丢了脸面。这样的得失,恐怕是这位官员未曾料到的吧。

        事实上,官员戴口罩受访还有一厢情愿的味道。对公众而言,官员个人只是代言符号,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官员回应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如果官员的回应点中要害,解了人们内心的疑惑,那么即使官员不上镜、不露面,也能够得到公众认可。但那位戴口罩的官员不在问题的解决上下功夫,却先想到保护自己,试图减少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岂不是对公众关切的莫大误解?

        在视觉效果上,受访戴口罩很有冲击力,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除此,我们也要提防无形的“戴口罩”行为。比如,有些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答非所问,甚至讲一大堆空话、套话敷衍。这样的“戴口罩”,看起来没有那么夸张,但社会影响也同样糟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