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星期六

    科学认识学报改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06版)
    李 频 中国期刊研究所所长

        对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我有两点认识:

        一是,面对目前高校学报的现状,我个人主张,退而思之,系统反思目标设定,系统反思实现目标的路径设计。比如说,“专特大强”是与“全散小弱”对应性的改革目标,“专特大强”在学术和学术期刊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全散小弱”很可能只是高校学报有待发展、有待完善的媒介特征,这特征背后的更深层的东西,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如果“全散小弱”只是描述过去学报媒介特征的话语表述,“专特大强”是否也只是学报未来理想的媒介特征,如何理解这作为媒介特征的学报未来改革目标,理想的媒介特征深处的高校学报机理是什么?我个人以为要做类似的深层次思考。

        二是,在学术转型、学术期刊转型这样两种同时发生的转型的互动中认识学报改革。这个观点有一个逻辑起点——对中国当下问题的审视要联系社会转型,要结构化地思考问题所包含的内在要素及其关系。讨论高校社科学报改革,首先要在认识方式上明确其中的要素及其关系。局限于高校社科学报谈论高校社科学报改革有难以摆脱的局限性。只有在学术期刊的层面才能更好地认识高校社科学报,只有在学术期刊转型中才能更清晰地认识高校社科学报改革。而要认识清楚学术期刊转型,则必须联系学术转型。而学术转型的内在要求则是通讯技术、全球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加速,社会转型加速导致的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