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日,光明网发表评论员文章《我们的心田需要滋润和温暖》。文章说——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其实需要一些故事,一些撼动我们心灵的故事,一些疏通我们泪腺的故事,一些能够让我们的思考沉淀下来、道德升华上去的故事。光明日报4月1日刊载的《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一文,就是这样的故事。
1995年,河北农业大学李宝元同学,因为先天性疾病撒手而去,留下了还未相伴完4年的同学,更留下了连丧两子、欠下一身债务的父母。15年前,毕业前夕,这个班级的同学已经记不起究竟是谁说了一句: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但就是这句话,成了一个已经延续了15年的动人故事的开端。
不是“可以管”,也不是“应该管”,而是 “得管”!“得管”二字,成了这个班同学的一个不成文约定,一个不是约定的约定。15年,白驹过隙,世事沧桑。如此长的时间,可以抹平许多记忆,可以导演无数变故。但就是在这飞速变化的15年里,年年不落,李宝元的同学每在过年的时候,都准时地把钱汇到其父母处。300元,500元,1000元,在捐款、慈善甚至已经有了时尚化元素的时代,三五百元、千八百元钱实在是微不足道,甚至显得有些寒酸了。但是,我们知道15年的分量,知道一个转在生活漩涡中的人经年累月地去做一件没有法律义务、甚至也无道德压力的“好事”是多么地可贵。
经过15年,当年20岁出头的青年,现今大都已步入接近不惑之年的年龄。这期间,找工作、干事业,娶妻、嫁人、生子,柴米油盐……这些人肩上的生活负担一分不会少。然而,15年,这个班级的同学用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践行了“得管”的约定。
其实,15年间,每在腊月准时寄到的汇款单,对李宝元的父母而言,并非仅仅是金钱意义上的支援。正是这一张张汇款单,一封封充满温情和鼓励话语的信件,给了这对送走黑发人、膝下已无继的不幸老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我们看到,李宝元的同学在履约,李宝元的父母也在履约。在15年中,李宝元的父亲披星戴月,筚路蓝缕,硬是一分钱一分钱地赚,一分钱一分钱地攒,终于还清了因为给两个孩子治病而欠下的7万多元巨额债务……这是怎样的同学,又是怎样的父母啊!
《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刚一发表,马上就有了读者反馈。这也说明,在互联网主导了阅读介质的当下,好故事都会被读者“下载”到自己的心灵。问题正在于我们如何挖掘到这些普通的故事,并将其“上传”到传播介质之上。我们知道,在过去的15年里,人们拿出点钱来施出,愈发地不是问题了。不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善小难为。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演绎了15年的故事还将继续下去。而我们也应该站定片刻,环顾一下,看看我们周遭有没有这样朴实无华的故事,有没有我们能伸得出手帮一把的事情。其实,不论在什么时代,谁的心田都需要《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这样的“心灵鸡汤”来滋润和温暖,而这样的故事,也正是人类道德传承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