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重庆市北部新区“民心佳园”公租房建设工地,建筑工人正忙着把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灌到安装好的模板里。
36岁的刘儒伟从“民心佳园”开工以来,就一直在这里忙碌,他是一名普通的木工,负责工程基建过程的模板安装。因为工期紧、任务重,刘儒伟他们有时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如今,依靠这些建筑工人的辛勤工作,一幢幢公租房正拔地而起,等待着那些住房困难的低收入百姓入住。
刘儒伟的家在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1993年,他和妻子一道外出务工,先后在云南、新疆等地做建筑工人,直到7年前才回到重庆。这些年,他们的孩子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好在现在的务工地离家很近,每个月都能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现在好多了,以前在外地,有时几年才能回家一趟。”刘儒伟说。
建筑工地旁有一个临时修建的宿舍,20多平方米,住着刘儒伟夫妇和另外几个工友。刘儒伟和妻子的床在最里边,有一块木板和其他的床隔开。夫妇俩都希望能在城市里安一个家,把父母和孩子接到身边来照顾。他们的梦想,就是住进自己亲手建起来的这些公租房。
不过刘儒伟夫妇要圆这个梦,现在还有一些小麻烦——因为一直都是在各个工地流动作业,而且是按照不同的工序在各个工地间穿插进行,所以他们一时拿不出申请公租房所必须提供的“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证明。记者就此前往公租房申请点询问,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确保公租房使用的公正、公开、公平,重庆市制定了严格细致的申请标准;为了惠及更多需要解决住房困难的群体,申请标准也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科学调整。如果刘儒伟夫妇所在的建筑公司能够提供工作时间和收入的相关证明,他们就能申请入住公租房。
就在今天,重庆市进行第一次摇号配租,5个参加首次摇号配租的公租房小区,一共可以提供6万多套房源。到2012年,重庆主城区将建成3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对于正在参与公租房建设的刘儒伟夫妇来说,“在城市里安家”的希望,就在眼前。 (本报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郭密娜 本报重庆3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