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在大演的时候,想让中小成本的电影也跻身影院,照目前的院线制度,是不可能的;大片红火,吃定“一片”,这就是“一片制”。而中小电影拿到院线,只要票房“一天不行”,就撤掉了,此谓“一日游”。
在商言商。没有哪家电影院的老板愿意放不卖座的片子,眼前的制度就是滋生“千院一片”的“一片制”。可问题也就来了:“大片”喜欢赶档期,什么贺岁、圣诞、暑期,也就那么几次高潮。寻常的日子哪能高潮迭起?还得有常销、小众或点缀的片子吧?可是,即使有口碑不错的中小电影,还是难觅踪影。如今的影院都是多厅,大片、中片、小片可以百花齐放,为何独吃一种大菜,营养不均?因为,这不是电影院本身的问题,而是电影发行制度的问题,“一刀切”:放卖座大片和滞销小片,政府所收的基金和税完全一样。有业内人士说,这个制度一定要改,如果政府对于某些电影是免税的,你演了多少我再补给你多少,这样电影院演小片省了很多税,也就可以百花齐放了。另外,很多国家也都是有电影扶持政策的——纯商业电影放得越开越好,文化性的电影则需要政策去扶持。现在没有人做这个“扶持”的事,贴钱的生意谁做呢?于是,文化性的电影就销声匿迹,最多也就“一日游”了。
有资料说,2010年,我国共拍了526部电影,能放的才100多部。对那些“不能放的”,暂且免谈扶持,剩下能放的电影是不是应该多亮亮相?否则,真就是“全国五六千块银幕90%在演一两部戏”了。这种“千院一片”和文艺萧条时期的“百人一腔”如出一辙,归根到底,是不尊重“百味对百胃”的观众。更何况,电影对人的激励与陶冶作用是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替代的。曾几何时,因了一部好电影,一批热血青年从此改变人生观,走上发愤图强之路;因了一部好电影,一代人的道德情操得到某种程度的提升,真善美的种子在人们心底扎根;因了一部好电影,审美意识在观众心里萌芽,时代浪潮在他们心里扑腾……而这些好片子,放在今天,决不会是所谓的“大片”。难道我们就只剩下了“商业”?
今天我们倡导对优秀中小电影的扶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一种文化的支持,而这种文化可能直通民族气节和时代精神,可能隐藏着民族复兴的文化密码。在我看来,当前最要注意的是,如同避免当年偏颇的“只重事业不重产业”一样,应该避免“只重做大不重做好”。做大,说容易也容易,增加银幕数量,使劲炒作明星,巨资猛投大片……但做好,却不容易,当观众一边掏钱一边骂娘的时候,电影的春天也就气数快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