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对未来5年全民健身发展提出目标任务并制定了工作、保障措施,提出到2015年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请他就计划中的一些大众关心且关乎大众的实际问题进行解读。
“三个体系”逐步推进,不断完善全民健身事业
记者:在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200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此次颁布的《计划》中提出,到2015年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请问,“全民健身体系”、“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三个体系是什么关系?
盛志国:“全民健身体系”,是指能够不断满足全体公民体育健身需求,为体育健身提供服务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体系最根本、最直接的功能,它是由体育健身活动密切相关因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为群众健身全面提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组织支持、丰富多彩的活动、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则是指各级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投资兴办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体育组织网络、群众性体育活动系统、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等,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全国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支撑。三个体系在不同时期提出,是我国对全民健身事业逐步推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具体体现。
全民健身纳入政府责任制
记者:您认为本次颁布的《计划》中,与以往颁布实施的各项全民健身制度相比,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盛志国:为了落实《计划》当中所提出的八项目标任务,分别为各级政府提出了十二条工作措施和八条保障措施,这些细则不仅目标明确,责任到位,而且极具操作性。比如,《计划》不仅要求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同时还强调,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另外,在经费保障方面,《计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将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
这些举措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各级政府的责任制的范围之内,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法律和财政保障。
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步伐
记者:《计划》提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等特定人群优惠或免费开放;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据我了解,这个目标我们已提出多年,但实施得并不理想,请问《计划》颁布后,为了配合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将采取哪些措施?
盛志国:的确,对于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这两大难题,各级政府和部门为之努力了多年,坦率地说,不同的地区因为实际情况不同,进展和效果也不尽相同。最大的障碍一是经费,二是安保。此次《计划》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维修改造各类体校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
所有这些举措,可以说从制度上保证了以上目标的具体实施。我们相信,有了制度上的保证,各地落实“开放”的步伐将会逐步加快。
2015年体育人口比例超32%
记者:《计划》中涉及多组数据,比如到2015年,体育人口的比例达到32%以上,比2007年提高3.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体质测定达到合格和优秀的分别达到90%和20%,等等。请问,制定这些数据的依据是如何获得的?
盛志国:所谓的“体育人口”,其实就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这个数据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大众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确定的“体育人口”标准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中等以上。我国于2007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采样人口超过了10万,得出的结论是2007年当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28.8%。2007年以后的这几年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国的体育人口快速增加,我们初步统计,全国平均年增长0.5%以上,因此,从2007年到2015年的八年间,从28.8%增长到32%是完全可能的。
对于身体素质的数据,目前我国评定体质标准有两个:一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是针对城乡居民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根据2005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从49.4万的采样人口得出的数据是:城乡居民体质测定达到合格标准的占87%,达到优秀标准的占13%(城市16.9%,农村12%)。同样根据每年0.5%的平均增长率计算,我们提出,到2015年,合格和优秀的比例分别达到90%和16%(城市20%,农村12%)。
本报记者 王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