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08日 星期三

    网络创业“双管齐下”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巧施“点金术”化解“就业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08日 07版)
    大学生正在运用MM创业
    大学生积极参与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培训

        “毕业即失业”成为当今大学生对毕业后踏入社会的一种自嘲和担心。随着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从昔日的“珍稀少有”演变为如今的“遍地都是”,深处就业难的尴尬处境。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创造了630万的纪录,2011年更是将达到660万。

        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积极搭建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开展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红段子网络文化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作出创新探索。

        MM“打造创业套餐 提供千万奖励”

        ——85后大学生借MM推出“手机电筒”软件,下载量达120万次

        无论是业余的手机发烧友,还是专业的手机应用软件研发者,在MM平台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创作天地。今年9月,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与共青团省广东省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启动了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广东站活动,今年7月毕业的李喜荣凭借自主研发的“手机电筒”应用软件闯入了MM应用排行榜的前三名。据统计,仅一个月“手机电筒”累计下载量就达到120万次。

        作为一个非计算机和软件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从大四起,李喜荣开始专注于MM移动应用产品的研发。“大一玩手机,大二自学J2ME,大三自己开始实践创作,为同学们开发校园周边订餐电话本、蓝牙聊天软件、校园地图等,到了大四,在MM平台推出‘手机电筒’应用软件。”李喜荣表示,MM很适合大学生群体,不仅有一套零门槛、零成本、零风险的创业机制,还创造了一个无技术门槛的创业环境,另外,70%的开发产品销售分成,对没有任何创业资本的大学生来说吸引力很大。

        “如果你有好点子,但不懂应用开发也不愿意学,‘创意孵化工坊’能轻松帮你自动生成手机使用的数字内容应用,你只需上传自己的创意数字内容;如果你不懂应用开发又想自己开发产品,可以参加MM学院在线培训,提供手机应用开发等3个方向29门课程的课件,足不出户就能让门外汉的你具备专业的应用开发能力。”据MM负责人介绍:大赛主要包括“A计划”软件游戏类比赛、“B计划”创意孵化类比赛、“C计划”MM学院在线学习三项计划套餐,而其中“B计划”和“C计划”更是为不熟悉手机应用开发的手机发烧友们专门打造的网络创业平台,切实解决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技术瓶颈。

        红段子“零投入 高回报”特点显著

        ——刚毕业女大学生凭借亚运红段子获得近11万转发分成

        “亚运,我为你喝彩!2010年落脚珠江河畔,展现你最好的一面,让你的翅膀带着炎黄子孙的喝彩声飞得更高更远。”这条ID号为17657874的亚运红段子转发量高达近1100万次,不仅在亚运期间营造了全民参与、全民关注的良好氛围,还让创作者张艳欢获得近11万的现金分成。据红段子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参赛作品只要每被用户通过手机转发一次,参赛作者就能获得相应分成。

        今年6月,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启动“精彩亚运 创新广东”网络文化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广泛征集积极向上的、大众喜闻乐见的、释放亚运激情的手机短信、彩信、手机小说、视频、139说客等多种类别的手机作品征集,以其“零投入、高回报”的显著特点,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喜爱,在释放亚运热情的同时,更成为他们赢取创业资金的新途径。

        “我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去年的红段子大赛也参加了,赢得100元的话费奖励,很惊喜,而今年创作的亚运红段子被大家广泛转发,为自己赢得近11万的转发分成,我和家人都很高兴,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收获。”谈起这笔丰厚的分成奖励,张艳欢表示想用来自主创业,用这笔资金开一家奶茶店,圆自己的老板梦,而红段子大赛也会一如既往地参与下去。

        迄今为止,红段子大赛共吸引了近3000万用户的广泛参与,作品总下载量超过1200万次,总转发量更是突破10亿次。而在大赛的参与人群中,大学生占据了70%,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掀起一股“拇指创业”的红客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