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经综合测算,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此次调查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实施,抽样调查时间为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据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介绍,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涉及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至69岁公民,采取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9360份,有效回收68416份。调查了解了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相关活动的情况及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及历次调查所采用的公民科学素质测度指标,本次调查从以下三个方面定量测度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1.对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测度;2.对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测度;3.对崇尚科学精神程度的测度。一个被调查者只有同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测度,才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经综合测算,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其中,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
据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介绍,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所确定的阶段性目标。
为何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差了整整20年?杨文志表示,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熏陶,基础雄厚;我国近百年来经济落后,科学思想对民众的影响缓慢,历史形成了双方巨大的落差。此外,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高的前提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而我国科学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是教育这只木桶上的一块“短板”。
杨文志同时强调,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方面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迄今为止的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均显示,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民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显著增长。
2010年我国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为医学与健康,感兴趣比例高达82.7%。其他依次为经济学与社会发展(40.9%)、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37.1%)、计算机与网络(29.9%)、军事与国防(29.8%)等。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公民对与科技有关的新闻话题感兴趣的比例增长较快,其中科学新发现为71.6%,比2005年的54.5%提高了17.1个百分点;医学新进展为71.1%,比2005年的45.9%提高了25.2个百分点;新发明和新技术为68.2%,比2005年的50.9%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为什么要进行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杨文志表示,目的是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及其“十一五”规划的总结与监测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制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提供决策依据。(本报北京11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