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体育美女的偶像意义

    作者:刘巽达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04版)

        看“九球天后”潘晓婷打球,真是美的享受;看她“多哈失金,广州圆梦”后的恬美笑容,让观众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再看央视记者在直播室里采访台坛“兰考姐妹花”付小芳和刘莎莎,她们质朴的语言、恬静的笑容,举止投足间令人动容。

        与周遭同仁侃亚运赛事,“体育美女”总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聚焦话题,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体育,原本就是人的身体的全面展示,虽然比的是体能和技能,但这种能力如果依附在美丽的躯体上,甚或凝聚在美丽的面容上,无疑会增进和提升美的享受。体育美女之所以很容易成为明星,是源于大众热情洋溢的情感投射。体育美女的健康纯洁之美,较之于尘世间的浓妆之美、包装之美,简直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她们在挑战极限之时,在展示绝技之际,在努力夺冠之后,在泪洒赛场之时,观众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人类之爱、人类之美的高度凝聚和喷发。像人见人爱的日本乒坛美女福原爱,就有这种魅力,比赛结束后,她的泪水往往也会让观众红了眼圈唏嘘不已。

        毋庸讳言,体育美女具有“吸纳聚焦”的作用,一个体育品种,往往因为某位体育美女的加盟和夺冠,极大地带动了这种运动的参与人数,她们无意间就扮演了“亲善大使”的角色。因此,认识到她们的价值,并有意合理开发这种价值,理应成为亟待重视的课题。潘晓婷的例子很具推广意义:她的职业经纪人团队在全国开设潘晓婷球馆,组织潘晓婷与球迷的互动,包括对危机公关的处理细节……体育明星不能光靠赛场成绩吸引观众,还要长期在赛场外与观众广泛交流,为推广这项运动,多做有益的事情——这理应视作题中之义。热爱体育美女,经营体育美女,使之不但具有审美价值,同时兼具产业价值,这或许就是她们的偶像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