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业余选手 专业精神

    作者:许雨文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04版)

        在亚运会女子3000米障碍赛中,20岁的巴林选手蒂拉洪颇受关注,这倒不是因为她跑得特别快,而是由于她相当业余的参赛过程。其他运运员跨栏时都是一跃而过,但她先要在栏前停下来,用一只脚踩在栏上,然后再跳过去;到了栏后那个水池,别人一两步就能跨过,但她要跑好几步;当冠亚军已经在记分牌上确定最终名次时,她却还有将近一圈没有跑完。蒂拉洪的动作的确有些“笨拙”,但当她最后一个冲过终点时,观众给予了十分热烈的掌声。

        亚运会赛场上,像蒂拉洪一样的选手还有不少。

        东帝汶举重运动员雅辛托·巴罗斯,很早就结束了自己的比赛,成绩倒数第一。这个当保安的男人,三个月前才正式开始练习举重,而他的器材就只是健身者常常采用的卧推杠铃。

        在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阿联酋选手穆赫德·萨尔瓦被人整整超了一大圈,而他的竞走也被专业教练评价为“摆动幅度太大,身体都歪了,虽然没犯规,但好像没有一个动作是正规的”。

        在亚运会羽毛球赛场上,马尔代夫双打运动员沙希德·扎杨和穆罕穆德·沙里姆对阵印尼组合,但12分钟后,他们便以悬殊的比分败下阵来。他们一个是高二学生,一个是警察,比赛虽然输了,但他们觉得“站在这里就是胜利”。

        与专业的高手相比,这些业余运动员显然无法展现酣畅淋漓的巅峰对决,但他们却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体育的精神与价值。他们远道而来,但在赛场上也许只出现了短短的一瞬;他们刻苦训练,但可能丝毫不会影响比赛的结果;他们拼尽全力,但摄像机或许只给了很少的镜头……他们不是明星,不是冠军,不是记者追踪的焦点,然而,正是他们的这份普通和业余,让体育运动的本质更加凸显,让亚运盛会的意义更加圆满。他们的亚运之旅,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但他们依然将真实的自我尽情挥洒了出来。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高涨的参与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

        亚运是竞技的赛场,但更是人们自我表达、交流沟通、互敬互爱的聚会。业余运动员也许很少创造骄人的成绩,但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参与却深刻地彰显了可贵的体育精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