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都城发展史中,各个时期的皇宫无疑是金光熠熠的明珠。
皇宫建筑以木构梁柱系统为主,雕梁画栋,巧夺天工,这一系统要付诸实施,首要的条件就是求得建造宫殿的适合木材。皇宫建筑,富丽堂皇,那些树形矮小、材质欠佳的寻常木材自然不会是理想的选择,所以,求得上好木材便是皇宫营造的首要任务。正如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所言,“历来营建大役,首重采料,大木所需梁柱斗拱,数量最众,采集不易,为自来大工最困难之事……入山伐木,非数载不能出山。”当就地取材不能满足建设之需时,统治者莫不大费周章四处求材,甚至千里迢迢从生态良好的地方运材。
秦始皇修阿房宫,将木材的供应地延伸到遥远的蜀地,“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一座洋洋大观的阿房宫修起来了,但与此同时,森林富饶的蜀地也出现了童山濯濯的现象。唐代建大明宫,分别往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鄠县(今陕西省户县)、郿县(今陕西省眉县)派出专人,负责砍伐秦岭大木。伐木声声,一根根参天巨木被运到大明宫的建设工地,长安城周围的巨木也日渐稀少。到了天宝年间,唐德宗慨叹关中地区已无大木,要长途跋涉到岚(今山西省岚县北)、胜(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等地才能取得。明代起紫禁城,中原、关中一带经过秦汉以来诸多王朝的轮番砍伐,大木已寥寥无几,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木贵于玉”(《明史·李化龙传》)的现象,只能舍近求远,从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寻材。清代维修紫禁城,诸如金丝楠木这样的珍稀大木已不可多得,只能用上了年头的东北杉木取而代之。
大木是森林的王者,也是一个地区生态良好的重要标志。百年成材,众木成林,没有百年的光景,树木不可能长大成材。但皇宫建设用材既多且巨,排场既阔又大,工期既急又紧,只要天子一声令下,林地就很容易在斧声阵阵中沦为“皇家采林场”。非大木不用、非良木不取的皇宫用材,直接将矛头指向林地的精华地带,给生态带来巨大破坏。
历史上,关中为九州之中的膏腴之地,四塞之国,粮草充实,兵马鼎盛,这一“天府之国”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安城周遭郁郁葱葱的森林植被。正是因为有良好的生态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后盾,秦、汉、唐等多个王朝的统治者才将关中作为建都之地。但是,一旦长安城周围的森林砍伐殆尽,原先良好的生态基座再也不能为长安城“保驾护航”,提供可长可久的生态庇护,进而出现土壤不能固化,降水不能蓄涵,源于秦岭的长安诸河逐渐萎缩干涸的局面时,长安城终于随着环境的恶化遭到灭顶之灾。唐代以后,关中一带的粮食生产已根本无法满足作为国都的庞大口粮之需,对江南的倚重导致长安城渐成“废都”,只得降格为地方府城。到了明代,关中已是“气寒土薄,民生实艰”(《明史·吕坤传》),不再是令人羡慕的“天府之国”。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在人类历史上的很长时间里,举凡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可找到森林的身影。但是,当人们向森林无休止地“大开杀戒”时,不仅挖垮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根基,也给后代子孙留下了诸多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