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4月27日 星期一

    一曲江南女性奋起抗日的赞歌——二十九集电视连续剧《美丽无声》评论选登

    今日新曲 明日经典

    路海波 《 光明日报 》( 2009年04月27日   07 版)

        《美丽无声》是一曲淡雅悠远而又不无刚烈之气的关于江南水乡人的颂歌。颂歌的主角是一群女人,抗日战争时期水乡乌镇和苏州的一群梳头女。马伊俐扮演的梳头女阿菊,身怀家仇而在磨难中身陷时代大矛盾。但她慢慢从被动到觉醒,在共产党人梁守平的影响下,她终于将天赐的聪颖化为对敌斗争的锐利武器。最后成为一名智慧坚强勇敢的战士,协助抗日武装消灭了汉奸和日寇,报了国恨家仇。

        菊儿在开场不久就因为富绅单景成觊觎其美貌而设计害死了她的父母,让貌美而性格倔强的菊儿立下了复仇之志。这为全剧奠定了强劲的情节动力。编剧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菊儿家庭遭难前后的几次命运轨迹的挪移,迅速将伪和平军旅长吴克贤、船匪屠老大、日本侵略者、恶绅单景成、地下党、神秘的单太太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悉数摆出,从而为全剧奠定了一个“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故事”这样一个极有创作空间,能够讲出一个“有思想的好故事(希区柯克语)”的创作主旨,令人信服地让观众看到了阿菊由一个普通的水乡女子走向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而剃头师傅阿田、地下党员梁守平坚守信念、舍生忘死的精神从理性到情感对阿菊的影响成为一条重要的线索,与阿菊的命运、性格、情感发展线交错叠合在一起,正是对阿菊最后必然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最好诠释。

        最重要的当数《美丽无声》在人物塑造上达到的扎实度。所谓扎实度,系指人物形象在性格鲜明、合乎性格逻辑与生活逻辑以及用个性化细节丰富和表现人物使之出彩方面达到的高度统一。《美丽无声》中对人物的行动、情绪、情感的处理非常细腻,且张力几乎深达绝大多数人物的行动情绪的表达层面。在人物塑造上出彩的形象比例可能是长篇连续剧中最多的一个范例。人物无分主次,都形象鲜明,栩栩如生,难能可贵。这里面的关键人物当属阿菊和吴克贤。因为这两个人物命运发展的轨迹从开头到剧终存在巨大的跨度。比如,阿菊是怎样从一个只知报私仇的江南小女子转变为一个觉悟了的战士的。吴克贤又是如何从一个仰侵略者鼻息的汉奸转变为一个反戈一击的有良知的中国人的?随着情节的发展,作品都能给观众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结构上,《美丽无声》颇有古希腊风,但内容更浑厚丰富。全剧以阿菊的复仇意志和动机编织大的情节主线,但大背景中的民族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则成为更为宏阔的阿菊难以置身其外的真实社会生活。阿菊的乡居生活中还有单景成、单太太、吴家诸太太、阿莲、剃头师傅阿田、马二叔这样的斑驳杂沓的充满质感的阿菊的原初世界。这个世界因单景成对阿菊美色的觊觎并采取谋杀其父母这样的血腥手段而使情节出现第一次大的转折,也促使阿菊矢志复仇。但阿菊却首先不得不按母亲的安排师从阿田学习梳头以躲避灾祸,并赖以安身立命。然而,阿菊初次服务的对象却是伪军旅长吴克贤的三位太太。而单景成与吴克贤竟然又是亲戚。与阿菊也有杀亲之仇的船匪屠老大也与吴旅长有着深不可解的矛盾。但观众之后却看到,吴克贤多乖的命运,竟然又是吴本人在多次有意无意地见识了阿菊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之后,正是在他一次又一次依赖阿菊的化险为夷之后,才得以保全的。至此,《美丽无声》就完成了它的环状结构。与这个结构相关的所有人物,其实都与阿菊的复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联。于是,顺理成章地,人们最后会看到,阿菊的复仇实际上是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因为无论是日本人、汉奸、特务还是恶绅等一切恶势力,他们最怕的其实还是共产党。如果不是为了抓住共产党人梁守平,作为诱饵的阿菊不知早就死了多少回了。最后,阿菊深深爱上了梁守平。这其中的暗示和象征意味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至此,《美丽无声》的主题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