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原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北朝·谢朓)“两桨往来风与便,湖平月上江如练。”(宋·贺铸)“翠屏玉立江如练,锦缆风牵月正弦。”(明·林大春)“江如练”是古代诗人描写江景之美的名句。任林举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江如练》,叙写广西桂林漓江流域生态文明的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得风景独好的大美。作品以“江如练”题名,深得“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神韵,又以漫溢的诗意,牵引着读者阅读漓江“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生态美篇。
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的非虚构文体。“如何报告”和“怎样文学”,是写作中需要处理好的两个基本课题。不同于小说基于生活的虚构想象,报告文学“报告”的是非虚构的体现时代价值的新信息,而它又与小说一样,需要讲究叙事的艺术,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真实存在的信息,这就是报告文学写作特殊的“辩证法”。其中,信息的含量及其价值构成了报告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要素。显见的是《江如练》集纳了丰富的与题材、主题密切关联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作者对人物和事件所作的深入采访,来自他对与题材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的大量阅读,更来自作者从猫儿山、灵渠漓江源头,经兴安、灵川、桂林到阳朔、平乐由北向南一路行走观察体验凝视所得。桂林漓江之所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并不是它从来就“澄江如练”、和谐大美,而恰恰是因为它曾经有过深深的环境之痛。作者将漓江的生态书写置于历史的流脉之中,写出了它曾经存在的环境问题,同时又从时代的新变中,展示漓江流域人民确立新发展观、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新思想的实践成果,使作品既能反映出历史的过程性,又能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感和漓江特征。
《江如练》重视记述具有历史价值的重要信息,还致力于全面反映当地奋力治理污染,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漓江新生态之美的艰苦实践和显著成就。一方面关闭矿山采石场,拆除上游水电站,关停高污染企业,整治“两江四湖”,让自然回归自然;另一方面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道,让生态环境建设既利于自然,同时又能“义在人本”,达成“转化之功”,使民生从中得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之路。这些信息的集成建构起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桂林样本,这就是《江如练》所具有的意义。
优秀的报告文学内存的信息需要通过非虚构文学的方式加予呈现。“怎样文学”在《江如练》里主要体现为一种自在有机的内生性叙事。即通过桂林漓江生态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收益者的叙事,以他们各自具体的故事展示人与自然复杂纠缠的关系和可感可喜的变化。作品书写的定位基点在基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的干部和群众,是一种接地气、见民情、得本真的写作。在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在人与自然关系演化中,人们的生存、生活以及观念的变化,看到他们为建设山水桂林和自身美好生活所付出的种种努力,由此也可更多地感知漓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存在和现实图景。在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中,有“把自己的大半生献给了桂林的水”的环保局长;有坚守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他们耐得住大山的寂寞,扛得起责任;还有开设农家乐或民宿的经营者、摄影家、画家,以及定居桂林的外国人。他们各自的背景不同,对生态文明也有自己的认知,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得益于漓江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热爱美美荟萃的桂林。
报告文学如何建构有机有效的叙事方式,任林举的《江如练》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样本。诗人、散文家出身的任林举,其报告文学自带诗意和散文的调性,《江如练》可以说是题材与作者的双向奔赴。第一部分《江源序曲》的开篇其实就是一篇写猫儿山、大榕江的美文,而作品最后的收尾描绘“入夜的桂林”大约就是一首夜曲。中间“千载灵渠”等写桂林漓江人文历史的章节,近似历史文化散文,散文的笔调调制出《江如练》更高的文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