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7月31日 星期三

    真实表达了儿童本位,深入历史见证者的内心,不动声色地再现芸芸众生的情感波澜。

    《邬家大巷》:战争语境中的童年书写态度

    李伟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7月31日   16 版)
    《邬家大巷》,武剑/著,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25.00元
    武剑

        童年经历和童年书写态度构成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审美主张的逻辑原点和核心,儿童文学作家伍剑的《邬家大巷》在艺术探索上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伍剑对童年美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构建中国元素的童年叙事。这种童年叙事强调时态本真、儿童本位和艺术本心。

     

        《邬家大巷》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伍剑的个人叙述语境里,真实表达了儿童本位,彰显了儿童文学的文化责任和品质要求,体现出特殊时代的本真语态和艺术本心乃至初心,摒弃了有意拔高的外表宏大的战争场面,深入历史见证者的内心,不动声色地再现芸芸众生的情感波澜。

     

        伍剑没有在书写中以暴力来博取眼球和码洋,更没有植入变形的成人化叙事,这是作家写作极具姿态的表现。我们知道,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如果作家没有积淀和成熟的美学思考,在战争外衣的包裹下,叙事很容易流于形式,落入主题先行的窠臼,结构也会不自觉进入套路。《邬家大巷》给我们惊喜的原因,是作家在表现战争的儿童小说的美学建构上,无论是文本的表现手法、叙事方式和哲学思考,还是在战争标识下的中国式童年的艺术表达上,该作品都可圈可点,这与作家的笔力和学养是密不可分的。

     

        落实到战争题材书写上,我们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在轻阅读时代,只注意读者阅读的快感和战争场面的火爆,语言轻慢,节奏快,情节迅速推进,故事铺陈三言两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省略……殊不知,儿童处于辨识度很低的文字感觉兼容并蓄阶段,他们阅读有时囫囵吞枣,往往被书中的个别离奇情节吸引,这势必削弱了他们对文本整体意蕴的理解和把握。

     

        《邬家大巷》以一个男孩的视角看待世界,无形具有放大镜的功能,在汉阳城观察寻常百姓的战争表情,显得异常真实。小说节奏不急不缓,在表现手法上,多种手法汇聚,卒章显志,托物言志,铺陈渲染。这种写作方式照顾下的阅读体验,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战争、认识战争——人类面临战争的姿态,是多种多样的,有发动战争者的野蛮,有被侵害者的无辜。我们书写战争,也就是为了阻止战争,其实是在维护我们的生活空间、精神空间的不受袭扰。从这个角度而言,描绘在战争摧残下的人性闪光点,展现浓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也使作者的美学趣味得到很好的阐释。

     

        从构建自己的美学旨趣上分析,看作家设置的人物,即可体现其用心良苦,《邬家大巷》里许多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富有反差性和戏剧性:小主人公的父亲本来与世无争,一直和周遭平等对话,与世界和平相处,偏偏遇到战争的戕害,他猛然觉醒,踏上抗日之路,这是崇高美的有力彰显;妮娃的外婆人生多舛,她明晓医术,本来是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最后的人生出口,却是自己把自己推向生命的终点,这种选择是自觉的,具有令人战栗的悲剧美。从这点上看,这部小说的人物设置,和那些战争小说的“扁形人物”相比较,也具有探索性的意义。“扁形人物”一出场,性格就被锁定,一直到小说结束,其人物的生命个性和命运归途就是符号化的,这大大削弱了现实表现的丰富性。

     

        战争是儿童小说中一个沉重的表达符号,它与常态童年的表达对立。战争与童年成长的天然语意对峙,这给儿童文学作家带来书写的纷扰和困境。儿童小说表现战争,有两个难题,一个是战争的残酷性表现的度,以及如何表现,还有一个,是小主人公面对复仇的处理方式。

     

        《邬家大巷》里展现的孩子,富有本真的童年色彩,他们自然而率真,他们不是缩小的大人,不是战争的参与者,他们的思维就是原生态的孩子思维,他们眼里的战争,就是耳闻目睹的生活被破坏,还有人们日常行为的异常,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这恰巧是尊重人性、敬畏童年书写的一种表现。孩子就是孩子,不是战争的牺牲品和复仇者。孩子眼里的战争只是表象,是冰上的一角,那冰山下面的蕴意,那是大人思索的东西,是读者思索的东西。虽然身处战争之中,但是孩子的天性并没有泯灭,还是在热气腾腾地、有滋有味地生活。这不是美化战争,而是国人的精神内核——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我们一定会把侵略者赶出去。小说中作家浓墨重彩描绘的绿豆汤、百家饭、腊八粥、卤水豆腐、武昌鱼和子期肘子以及堆雪人,等等,就是国人在苦难和泪水中栽种希望。这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这是战争语境中作家对童年美学的认知和建构。

     

        在解构童年美学时,作家通过“我”的眼睛,节制而冷静的书写,成功塑造了一大群抗日者,他们真真切切,个个栩栩如生。这些人中,既有地下党员映江叔叔和小姨静文,也有父亲等人,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集体群像和精神图谱。在战争没有到来时,作家描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常态,是作家独具匠心的伏笔和铺陈。身处战争时,作家描绘的,也是夹杂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动声色的抗战。小主人的母亲,徐广泰的老板娘抵制日货,不怕生意折本;妮娃的外婆在自家酒店里,毒死侵略者,与敌人同归于尽;邬家大巷里的平民百姓,以不同的方式和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正是无数的这样的普通人,汇成了涛声震天、滚滚向前的抗日洪流。

     

        小说一共有四章加上一个结尾,第一章的西大街,脸谱众多,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各色人等上演着生存生活大戏,展现的是生;第二章则是三里坡,这是汉阳城外的荒野地,“是一处坟场,连农人也不去耕作”,但是,这里却是抗日者碰头的地方,与第一章结合在一起,富有生命哲学意味,预示着置死地而后生;第三章则是元庙观,此处虽然是宗教之地,可是里面的张先生却是一个非凡之人,体现出全民抗战之旨;第四章的邬家大巷,是一条窄窄的巷子,但是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故事。这一章是小说的高潮,在这方寸之地,战争带来的裂变,折射出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小说的结尾,作家在平静的叙述中,在脱离了战争背景的当代,反思了战争,既有对侵略者人性罪恶的思考,也有被战争摧残的人们的人性之美的颂扬和对和平的渴望,就像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升了小说的品位和精神内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