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你的身体似一座炼狱,而你的灵魂光明如天堂。”

    二位挚友的对话

    阎纲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1月14日   11 版)
    《从炼狱到天堂——史铁生传》,赵泽华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56.00元

        史铁生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人们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从炼狱到天堂——史铁生传》一书中,作者赵泽华回顾了挚友的一生。

        读《遥远的清平湾》,我被深深打动从而敬重铁生。我在破老汉和作品里“我”的身上琢磨民族传承的意蕴和当下生命存在的方式。从五七干校返城后,我胃底长肉瘤了,术后,阅读史铁生“遥远的”却近在我们陕西家乡的“清平湾”,反反复复地读着,泪眼婆娑。

        读《我与地坛》。地坛,史铁生灵魂的栖息地。肉瘤术后,我去地坛练“站桩”。20多年后,又带癌症术后的女儿阎荷投身地坛练郭林功:“吸——呼——呼”,然后寻找史铁生云游的线路和印痕,沿着史铁生轮椅碾过的印迹追问人生、祈求救赎。那里是他想到死又想到生的地方,远处似乎传来妈妈唤儿时焦虑不安的叫声。

        我集中读了铁生不少作品,对他敬重莫名,便潜心追寻有关他的人生历程,很想读到他的传记,想起赵泽华跟我的一段对话,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2011年,李健健主编希望我写一篇传记在《立传》上发表,我不假思索就说,想写史铁生。阎纲老师当晚在邮件中鼓励我:“铁生,你写很投缘,一定能写好。”我几乎如痴如狂,很快写出三万多字的《温暖的朋友——史铁生》。

        七年后之今日,面前这部《从炼狱到天堂——史铁生传》,史铁生的一生栩栩如生,内容包括“母亲为生了那么个丑东西伤心了好久”“他大概有些早慧,记事的时候是两岁”“奶奶怎么是地主?”“遥远的清平湾”“在山上放牛的日子”“怎么得了这么要命的病啊!”“身体成了一座禁锢自由的监狱”“母亲为了他的工作,跑了八年”“地坛与他,似乎有着宿命般的缘分”“刻骨铭心而无果的初恋”“选择自杀,并非不热爱生活”“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如耶稣在旷野,继续接受魔鬼的试炼”“永不放弃的母爱”“小说获奖——母亲离开他七年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相信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苦难的永恒必须由自己承受”“以轮椅和文学为方舟,泅渡了自己,也普度众生”“一直生活在透析和死亡的阴影里”“他轻轻地走了,捐献了全部健康器官”。

        此书作者赵泽华,一个火车轧伤、右腿截肢,高楼倒栽、左臂错位,死过两次,终于战胜死神,“在刀尖上跳舞”的柔弱的强者。赵泽华研读了史铁生的全部作品,有的作品不止读过一遍。“由于年龄的相仿和命运的相似,我有幸结识铁生并成为彼此可以信任的朋友。”在零距离的交往中,在共同与生命周旋的过程中,他们结为无话不谈的挚友,感同身受,做内心深处的交流。

        赵泽华诗人气质,慈悲心肠,时常伤感而涕垂。

        凡人都必死,又得活着,这是一道生命哲学的尖端命题。人活着,靠的是精神,死了,留下的是精神,死,也得有点儿精神。

        史铁生走了,赵泽华通过怀念显现他不死的生命,纤笔一枝,凝重、抒情,饱含热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