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历时19年,《全宋笔记》出版完成

    推荐图书:《全宋笔记》

    郭一凡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7月18日   19 版)
    郭一凡:大象出版社质检部主任。副编审。责编的《大象考古文库》中的《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获得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第2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中国手工艺·漆艺》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第十届山花奖。

        《全宋笔记》第十编近日由大象出版社出版面世。至此,历时十九年,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多位专家学者点校整理的《全宋笔记》全部出齐,总计102册,2266万字。收入宋人笔记477种。

     

        古代笔记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以质朴、不事雕琢的特色全方位地记述了古代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记录,也有对微观生活的描述,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在文化史、社会史、学术史、科技史等领域具有其它文献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

     

        《全宋笔记》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一部经过系统编纂整理、收罗齐全、便于查找和使用的宋人笔记总集。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全宋笔记》在学术界所界定“笔记”含义的基础上,尽可能收录传世的宋人所撰笔记,真正体现《全宋笔记》“全”的特点。第二,《全宋笔记》收录的宋人笔记多数系首次经校勘和标点提供给世人阅读,体现“新”的特点。第三,在编纂整理《全宋笔记》的过程中作者作了大量的考订甄别、辨伪剔出工作,力争点校准确,因而具有比较“准”的特点。

     

        《全宋笔记》的出版是继《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之后的又一项宋代文献编纂整理重大出版工程,是宋代文献研究整理学术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至此,几代学人薪火相传,使有宋一代的笔记文献以体现近当代最高学术研究成果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到读者面前,是我国断代文献整理的一个伟大创举,必将在中国文献整理研究学术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这对传承我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和繁荣学术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全宋笔记》于1999年开始筹划,2018年出齐,19年磨一剑,不得不提已故的傅璇琮和陈新两位先生。傅璇琮先生作为主编之一,对《全宋笔记》的编纂和出版付出了巨大心血,正是基于傅先生的学术威望、悉心指导、感染鼓励,才使该书的整理者能够坚持下来。众所周知,古籍整理是一项清苦和不慕荣利的学术事业,尤其是在当下成果评估和职称评定中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古籍所历任领导和学术团队,始终将《全宋笔记》作为基本事业,在项目首席专家戴建国教授的带领下,坚守学术规范和工匠精神,严格保证学术质量,其折射出来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情怀足令学界效仿和赞誉!正是基于这种学术精神的坚守,《全宋笔记》一经出版,便受到学界的广泛肯定,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