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浓缩的中华民族近现代奋斗史

    推荐图书:《铁血儒将郑洞国》

    张阳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7月18日   19 版)
    张阳:编审,团结出版社总编辑助理。曾被评为统战部优秀编辑,策划编辑的《文化的力量——影响人类的100本书》获得统战部优秀图书奖。《蒋介石全传》《宋美龄全传》等图书获得读者好评。

        这是一部一版再版的名将图传,传主是许多人所熟知的抗日名将、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郑洞国先生。作为传主的后代,作者郑建邦和胡耀平,花费大量心血,搜集整理了反映传主一生的海量图片,撰写了这部作品,带领读者随着一幅幅珍贵图片,流畅、朴实的文字,走进传主传奇奋斗的人生世界,如作者所言,像一部浓缩了的中华民族近现代奋斗史。

        郑洞国将军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也是这所近现代著名军校历史上唯一一名用冒名顶替的方式考入的学生,后来成为国民党军队中声名赫赫的高级将领。直到1948年秋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作为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官、代司令长官的郑洞国,在东北长春毅然脱离国民党阵营率部投诚,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教育下,特别是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完成了从爱国主义者到社会主义者的转变,穷尽后半生的生命时光,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

        这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名将,在著名的东征、北伐战争特别是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身经百战,战功赫赫。

        1925年初,郑洞国参加了东征战役,在淡水城作战中,率部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在北伐战争中,郑洞国所部随东路军行动,如出山猛虎,在水定、松口等地连克强敌,那时还不到24岁便升任团长。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深。已是中央军少将旅长的郑洞国,于1933年春率部参与了著名的长城抗战,成为最早参加对日作战的中国军队将领之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郑洞国将军先后身经保定战役、漳河会战、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大小百十战,14年浴血奋战,以显赫战功,跻身于一代中国抗日名将。特别是1943年,他作为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和副总指挥,与盟军将领史迪威、索尔登一起,率部反攻缅甸,横刀国门,大振国威。

        尽管他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历各种艰难曲折,但他“以爱国始,以爱国终”。共和国成立后,郑洞国将军加入民革,遵照毛主席、周总理的教诲,努力学习,认真改造主观世界。1979年10月,他在民革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民革中央副主席,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郑洞国将军不仅是一位具有强烈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也是一位注重品格修养、讲求做人私德的仁者,在中国近现代将星如云的黄埔军校师生中,他能够赢得人们的持续关注和尊敬,个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自幼深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熏陶,为人忠厚诚实,淡泊名利,无论在新旧社会都有良好口碑,被人称道。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郑洞国将军魂系黄埔,心怀祖国。1991年1月27日临终前,他语重心长地对家人表示:我曾是个军人,对生死看得很淡。我现在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有看到国家统一。一旦国家实现了统一,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