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迄今唯一一部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完整传记。

    朱安:只是鲁迅的遗物?

    凌渡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2月07日   20 版)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乔丽华著,九州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定价48.00元

        图书推荐

     

        作为鲁迅的原配夫人,一个传统的、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朱安被世人遗忘太久了。

     

        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家人骗回绍兴老家与大他三岁的朱安成婚。对于这种“包办婚姻”,鲁迅默默忍受,婚后第四天便以“不能荒废学业”为由回到日本去了。朱安独守空房41年,一直侍奉鲁迅的母亲鲁瑞。“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鲁迅对友人提及的这句话多次被人们引用,来证明鲁迅对朱安只有供养的义务而没有爱情。

     

        一生孤苦、毫无谋生能力的朱安,在鲁瑞和鲁迅去世后,与一个老女佣相依为命,晚景凄凉。在困顿的岁月里,哪怕是作为“鲁迅的遗物”,她也被世人长久地遗忘了。万千辛酸,使她发出了“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这样的呐喊。

     

        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不读书,不看报,每天一个人,她的世界就是这个小院子,这一间小房间,很好奇,那么漫长的岁月,都是怎么度过来的?夜深难眠的时候,她的心底,又会有怎样的起伏和波澜呢?

     

        1947年6月29日,朱安在北京病逝。墓地设在西直门外保福寺处,没有墓碑。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9个春秋,孤独地度过了40多年的漫长岁月。最终,朱安这个“母亲的礼物”还是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她卑微的一生中,作为鲁迅的夫人,她做到了有尊严地活着;鲁迅死后,任凭穷困怎样地逼迫她,也不忍心卖掉鲁迅先生的遗物,确实无愧于鲁迅夫人的称呼。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是迄今唯一一部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完整传记。作者乔丽华根据采访朱安母家后人、台门老街坊,实地勘查采访,钩沉众多历史资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忆,运用报刊资料、回忆录、文物等资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披露了鲁迅与朱安婚姻与生活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细节,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依稀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乔丽华说,我之所以关注这样一个人物,并不是想凑名人的婚恋这个热闹,更不是为了争论鲁迅与朱安在这桩婚姻中究竟孰对孰错。“向来我们只把朱安看成包办婚姻的牺牲品,一个没有时间性的悲剧符号,认为她的一生是极为单薄的,黯淡无光的。真的是这样吗?朱安站在暗处的一生是否也有她自己的光?”

     

        有些学者指出朱安对鲁迅的影响至为深刻:“鲁迅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朱安与许广平,若论谁对鲁迅的影响更大,不是许广平而是朱安。正是朱安,使鲁迅体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断了他的后路,刺激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陈丹青语)。朱正先生看到这本传记后告诉乔丽华,“鲁迅研究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却一直冷落了朱安,真是不应该的。回避了她,对鲁迅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了”。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生前读过这本传记后回信说:“朱安最后那一声凄惨的呼号,实在动人怜悯。常言‘一双小脚三升泪’,她却为此成了一件无人珍惜的‘弃物’!”

     

        本书穿插的多幅作者实地拍摄的照片和手绘布局图,刊用的朱安的书信及照片,绝大部分珍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其中有些从未发表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