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愿“科学网红”多些更多些

    袁浩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1月31日   17 版)

        如今,国家一再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已经不再只是媒体等科普工作者的职责,而是全体科学家应当承担的义务。科学家应当放下身段,多与媒体和公众接触,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实验室里封存的成果传播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要做的就是少一些公式术语,多贴近大众生活。

     

        如果无人机也有智慧的话,那么经过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董事长兼CEO,天津大学教授、博导齐俊桐“调教”出来的无人机,搞不好比你还要聪明!这些安上了“大脑”的“高智商”无人机,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生活。而给无人机安上“大脑”的年轻博导齐俊桐,也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成为了网友眼中的“教授网红”。这位年仅36岁的青年博导并不排斥自己的“爆红”,“科学家其实应该进入‘网红’圈,占据一点分量。”(1月9日《扬子晚报》)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在看脸时代,颜值高的人、娱乐明星吸引粉丝成为“网红”,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不过近来,知识型人才,异军突起,科学家开始成为“网红”的新迹象,则令人为之一振。比如,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学一名叫韩春雨的副教授赚足了大众的眼球,成为了“网红”科学家,其缘由是其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2017年6月,知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用了数十年磨得掉漆的办公桌,以及在高铁上穿着旧皮鞋、坐二等座修改报告讲稿的形象,引起广泛关注,刘先林也因此被誉为“网红”院士。因此,天津大学80后博导齐俊桐成为“科学网红”,自然再次博得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对于“科学网红”,点赞者居多,但也不乏批评者。有人认为,“科学网红”是“哗众取宠”,科学注重严谨性、严肃性,而“网红”更注重娱乐性、趣味性,“科学网红”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长期以来,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媒体上很少能看到科学家的身影,也很少能听到科学家的声音,科学家成了被忽视的一群人。谈及此,不少科学家“痛心疾首”,将其部分归咎于媒体和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家不够重视,归咎于这个社会的科学素养、科普力度跟不上,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重视。殊不知,别人的重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表现。科学家群体也应反躬自省:在社会生活,科学家是不是有自我边缘化的倾向,是不是没有勇于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发声?科学家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诸多原因。其中,没有“网红”精神,不能认识到自己发声的重要性,恐怕是目前最需重视的。

     

        相比之下,“科学网红”受到公众追捧,既为科学家做科普提供了新思路,将科学知识带出了象牙塔,也有助于消弭科学家与普通公众之间的鸿沟,更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精神、科学价值的宝贵回归。众所周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个资深的科学家“网红”,他的故事,对于中国水稻技术的推广和科学精神的弘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国家一再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已经不再只是媒体等科普工作者的职责,而是全体科学家应当承担的义务。科学家应当放下身段,多与媒体和公众接触,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实验室里封存的成果传播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要做的就是少一些公式术语,多贴近大众生活。

     

        愿更多科学家以接地气的方式现身,愿“科学网红”多些更多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