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野启一郎这个名字,相信国内很多喜欢日本文学的读者还不熟悉,许多人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在1999年时,这个名字就已轰动日本文坛,成为了社会性话题。当时23岁还是京都大学学生的平野启一郎凭借着处女作《日蚀》获得了第120届日本纯文学大奖芥川奖,刷新了当时该奖史的最年轻得奖记录,被日本文学评论界称为“三岛由纪夫转世”。同年,《日蚀》狂销56万部,成为文学界新人级别的超级畅销书。紧接着,平野发表了第二部作品《一月物语》,这部东方拟古典小说先后被翻译成法语、瑞典语、阿拉伯语、韩语等语言出版。随后他又陆续推出《葬送》《决口》《曙光号》等一系列作品,获得法国文化勋章,日本艺术类文部科学大臣新人奖,成为日本70后作家群体中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去年,他发表的作品《剧演的终章》更是成为再版16次的人气畅销书,并一举斩获渡边纯一文学奖。
对于这位少年成名的天才型作家,他的成名历程、童年经历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可是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他最初的回答出乎所有人意料。“我小的时候其实非常厌恶读书,更喜欢在操场上打棒球、踢足球。”平野如是说。
对此,我们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促使他最终走上了作家这条人生道路呢?翻阅平野的访谈记录可以发现,转变始于他初二上学时在电车上读完了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一书。读完这部小说后,平野便开始喜爱上读书。高中时,托马斯·曼、波特莱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涩泽龙彦、大江健三郎等作家的作品出现在了他的书单上。进入京都大学后,平野对西方哲学、宗教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米尔恰·伊利亚德、马丁·布伯、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著作是他去大学图书馆必借的书籍。
也许正是凭借这些超出其年龄的读书量和对理论的深入思考,大学时他完成了处女作《日蚀》。据说当时为了准备素材,平野花费了一年时间通读十几卷由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中世思想原典集成》。在小说《日蚀》他借用一个中世纪末期在巴黎学习托马斯神学生作为叙述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中世纪末期神权与世俗社会对立与融合的法国。开篇突显的庞大知识体系让人惊叹,但是主题故事讲述却是神学少年奇幻之旅。在少年的路途中,我们会看到神权和世俗对立、和所谓“异端邪说”的寄生和斗争的复杂关系。第二部作品《一月物语》,则是一部纯东方式带有拟古典怪谈风的现代传奇。小说以黄粱一梦与庄周梦蝶的中国古典故事为背景线索,主人公则以自杀的日本明治诗人北村透谷(1868—1894)作为原型来塑造,运用现实和梦幻的交错手法,描绘了以明治时代的深山幽谷为舞台的妖艳纯爱物语。
对于这位日本新生代作家,最初是浙江文艺社外国文学部门分管领导柳明晔在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许金龙老师商谈日本文学作品引进得知的。当时,许金龙老师提及两位在日本人气很高,但在国内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作家,这让他感到有些可惜。一位是芥川奖得主兼评委的小川洋子,另一位正是平野启一郎。对于平野启一郎,许金龙老师特别谈到他是日本青年作家前三位的实力派作家,很值得期待。于是这两位作家成为社里高度关注的日本作家,经过版权编辑在与版权方日本cork公司的多番商谈和报价,最终我社悉数获得了这两位作家一系列的作品版权。所谓“无巧不成书”,今年3月责任编辑刚收到平野启一郎的小说《日蚀》《一月物语》的翻译原稿,正准备展开编辑工作之时,恰巧平野受北京大学的邀请来中国发表主题演讲。得知这一消息,柳明晔老师和责编连夜赴京去见这位神秘的作家。
初见平野,他穿着偏摇滚歌手风格,虽然话不多却待人友善,完全没有任何作为日本知名作家的架子。谈话中,从他的作品创作一直聊到对中国的印象,大家相谈甚欢。平野表示非常期待自己的小说《日蚀》《一月物语》《无颜者》《高濑川》等系列作品能早日与中国读者见面。在被问及为何在小说《一月物语》中引用中国唐代李贺的诗句时,平野说自己很喜欢读唐代李白、李贺的诗歌,以前在大学时经常会读古典诗,他还强调中国古典文化对日本的深刻影响,还举出了明治时期的日本文人都能写汉诗的例子。在会谈的最后,柳明晔副主编邀请他作为嘉宾出席8月的上海书展。平野爽快地答应了。
在经过30多次的邮件往来后,平野的上海书展出席行程最终敲定。8月16日,《日蚀》《一月物语》中文版小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亮相上海书展。书展期间,平野启一郎会与知名学者、作家毛尖、徐则臣、孙孟晋以及查屏球等展开一系列文学对谈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广大读者由此能近距离接触这位“全新”的作家和阅读他的两本新书,相信平野的作品将给予国内喜爱日本纯文学的读者一个新的选择,而这个新的选择也将有助于我们脱离对东野圭吾、村上春树等作家的盲目追捧,更成熟、全面地重新审视日本当代的文学、了解日本当今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