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版全球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书展举办。来自中国27家出版社的代表等嘉宾、以及海内外多家媒体等出席了此次活动。《中国关键词》多语种图书由中国外文局及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编撰,包括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萄牙语、日语、韩语等9个语种,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及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中文词条专题编写、解读以及多语种编译,以综合、党建、政治、经济、外交五个专题,简明、清晰、准确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它着眼于中国的当下与未来,首次尝试以词条形式讲述中国,打破了文化与政治屏障,让海外媒体及读者能够更加清晰、便捷地理解中国。
该书源自“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项目,已有20个专题系列,共计230多个词条。除法兰克福书展全球首发的9个语种,还将翻译15个语种进行传播。新世界出版社在该图书的出版过程中,依靠国家级专家团队,在保证该项目内容与翻译上的权威性,确立海内外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标准表述的同时,兼顾国内外市场,进行精准的读者定位与营销,延续了我社自《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运作主题出版,收到了很好的国际反响;同时借助新媒体营销,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突破。
该书于2016年两会期间首度亮相,英语、法语、日语等不同语种的版本即得到各国媒体的青睐。众多国外记者纷纷表示,这本书的出版能够让他们更为准确、便捷地向海外读者介绍、阐释中国的理念、政策和中国道路。如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马克·迈尔尼克认为,这本《中国关键词》很有用,方便随身携带,对于外国记者来说,可以随时查阅。孟加拉《独立报》记者帕尔文·艾哈迈德表示,这本小册子非常实用,非常清晰地列出并解释了当下外界最想了解中国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如“供给侧改革”等,让人一目了然。
去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开幕前夕,限量版特别发行的《中国关键词》亮相G20新闻中心。上百册内容丰富、印刷精美的《中国关键词》短短一小时就被各国记者和工作人员取阅一空。沙特DurAlpha新闻机构总裁班达尔·阿拉布杜尔萨拉姆对《中国关键词》表现出极大兴趣。他尤其留意到“一带一路”这个词的外文解释,他表示沙特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这个词条能够作为沙特媒体报道“一带一路”时的重要参考;南苏丹《今日报》记者瓦妮·波妮玛丽在仔细翻阅了书本后说,相信这本书对她今后报道中国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在2016年8月份北京国际图书展览会(BIBF)期间,该书签订了阿尔巴尼亚语、印地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波兰语、土耳其语、德语共八个语种版权输出合同,成为当届书展上最受青睐的版权项目之一。为了提升该书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新世界出版社与“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等英文学习类新媒体合作,在国内进行定向推荐销售,针对固定粉丝群,连续三篇推荐《中国关键词》,实现了24小时3000册图书售罄的佳绩,突破了以往中国主题图书推广难、销售难的格局。
《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版在去年法兰克福书展一经亮相,便吸引了诸多关注,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海鸥介绍,此次又签约输出了英文、西文及俄文版的版权,《中国关键词》一书已经面向五大洲输出了11个文种12个文版的版权。不少海外版权商与读者表示,这样一套书籍的出版,满足了不同国家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高质量的翻译也让“阅读中国”变得更加容易。多语种版《中国关键词》全球首发仪式吸引了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记者的到来。
书展主办方代表、德国书商协会海外部原负责人Hans-MichaelFenderl认为,对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增进了解对于外国读者而言很有益处,“这本书选取了关键词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指出:“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以‘关键词’的形式介绍中国,在三四百字的篇幅中,用精炼的语言解释这个词语产生的背景、场合、核心内容、重要意义和定位等,让国外的读者一看就懂。可以说,读懂了这些关键词,就会对当代中国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因此,这是一本了解中国的速成教材和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