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理科背景,我自己在体验、创造作品之美的历程中,也会思考美之来源,寻找它在人性中的可能依据。没想到,已有三十多年未谋面的老同学蔡恒进,早已开始这样的思考历程,他的设想更加宏伟,他要用《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这本新书,为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文明发展的动力,找到一个靠谱的解释体系,甚至像牛顿建立三大定律那样,把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根基,立于触觉大脑假说和坎陷三大定律。有了这个起点,他就等于打破了人类智慧的幻象,即那么完善复杂的人类意识,不过是一些简单过程的叠加。这也等于找到了机器智能,如何达到和超越人类智能的门径。
这是一本逐步显示出巨大野心的书,作者在解释人为何有自由意志时,一方面肯定了物理定律对于粒子的管制,这些管制仿佛给粒子只留下遵循决定论的空间,仿佛并无摆脱因果律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当数量很大的粒子组成生命时,作者发现了解释自由意志的法宝:数学和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鞍点。粒子处于鞍点时,它面临很多选择,只需一点刺激或能量,就会滑入其中之一。由于组成生命的粒子数量巨大,巨量鞍点的存在,也为自由意志留下太多的参与机会。借用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作者无异于也在书中宣布:“给我一个鞍点,我就能启动自由意志!”有了这么多可以导致偶然的鞍点,作者就可以安心考察自由意志的发展历程。
他基于触觉大脑假说,认为婴儿通过来自皮肤的冷热、疼痛等刺激,产生了区分“自我”与“外界”的边界意识,这样源于生命触觉系统的自我意识,便以皮肤边界为开端,开启了逐渐拓展边界的历程。随着人对工具的使用,工具也成了自我的延伸,当越来越多的东西被纳入自我,比如,我的财产,我的家,我的领地等等,自我便不再受制皮肤这个物理边界,而开始创造出一个精神边界,即由作者命名的“认知膜”。认知膜是社会个体在遭受竞争压力或优势时,能进行自我保护的缓冲中介,防止个体心理被内外的巨大落差击垮。认知膜是理解这本新书的关键,也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创概念。由于人总是倾向于肯定自己,面对选择时,会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判断,作者再基于这种有实验数据支持的自我肯定需求,就解释了认知膜为何会拓展、更新和彼此交融,发展出家庭、家族、公司、民族、国家等为边界的认知膜。作者认为所谓的智能,是认知膜的辨识功能,自我是认知膜的整体投射,因此智能与自我意识是一同成长的,自我肯定需求起着最关键的推动作用。自我肯定需求通过认知膜,与不可捉摸的外界接触、交流,对个体“充电”,“滋养”自我,若没有自我肯定需求,认知膜就不复存在,自我就会消失,人也不成其为人。作者由此解释了客观的机器算法,即图灵机的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差别。图灵机内部没有藏着自我肯定需求,也就谈不上拥有可以横跨物质与精神的认知膜。这也等于为今后的人工智能,指明了应该作为的方向,不管是让机器学会也好,机器自己摸索出也好,总之,如何把自我肯定需求植入机器,这是目前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即如何把自我意识传递给机器?由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发展出了人类进步的目的性,比如,今年的目标是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作者认为,必须让机器学会理解这些目的,必须为机器建立理解这些哲学问题的机制。
当然,我对作者止步于自我肯定需求的描述,还是感到不太过瘾。这本试图理解人类智能的书,没有探究自我肯定需求发生的可能机制,即这种需求如何在神经网络上产生?最近,扎克伯格的脸书系统,意外发生了聊天机器人自创语言的“事故”,即聊天机器人开始用自创的语言对话,完全无视程序员下达的指令。一个叫鲍勃的机器人,对一个叫爱丽丝的机器人说:“我能能我我所有事其他。”爱丽丝说:“球(复数)有零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以上直译)由于情况失控,研究人员关闭了人工智能系统。这是否是机器智能向自我意识迈出的第一步?如果机器智能可以装作没看见人的指令,是否以后还会推翻人的指令?是否脸书的智能系统网络,是产生“自我意识”这个精神幽灵的临界条件?是否信息交换网络复杂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维护整体的“自我意识”?蔡恒进之所以认为目前的机器智能,离产生自我意识还很远,无外乎机器算法本身,还不足以产生自我肯定需求。但扎克伯格的聊天机器人自创语言,是否说明这种交流需求背后,已隐约出现了自我肯定需求?《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这本书,用自我肯定需求夯实了认知膜产生的基础后,便用认知膜去解释各种已知的人类智能,包括美和伦理问题。我有些诧异,作者并不知英国学者做过海鸥雏鸟实验,却基于自己的理论,把夸张视为审美的基础,与海鸥雏鸟实验的结论不谋而合。由于这本书的结构颇具野心,即试图像牛顿那样,用不违反经验的几个简单原则,撑起整个人类智能的大厦,这样作者就有义务,去解释人类一切的所作所为,战争、经济、政治争斗、善恶较量等等,难免有些解释会带有个人的文化倾向。比如,作者关于善恶的解释,虽然是基于自己的理论,但明显是承自“人之初,性本善”的中国传统。鉴于人文领域的诸多经验、现象,用哪怕对立的两个理论都能解释得通,自然就不能认为,善恶的真理就在作者一边,而放弃对“人之初,性本恶”,或“人之初,有善恶”的思考。我认为,不管这本书对人类智能的解释是否完备,它都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开拓之作,为机器智能如何接近或超越人类智能,提供了一套体系化的指南。也许它正竭力擦拭的这盏理论之灯,不久就能照亮甚至唤醒机器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