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书意过眼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4月19日   09 版)

        我首先看的还是学术价值,但这本身就会涉及到不同的版本。在古代文史研究里,新的东西永远不能取代旧的。中国当代出版有个问题很明显,每一册印本和以前的有什么区别,出版社不作交代,对版次和印次的标注也不清楚。其实不同的版次印次之间往往都会有变化,特别是重要的学者的重要著作,不同版本是能体现不同的东西的,有的悄悄把一些文句、关键句做了修改。我们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的时候,要追溯到它最初版本的每一次再版。

        ——北京大学历史学者辛德勇谈藏书为何看重版本(《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7年4月9日,《辛德勇:古书价格还有上涨空间》)。

        这种两栖的办刊模式是可以学的。国内的《读书》最像《自然》:它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科界的Nature,它也没有编委会和双盲审稿制,稿子由编辑部决定;在上面发文章也很难;它也可以做广告;它刊登的不是纯粹的学术论文,而是中间状态的学术文章(讨论的是学术问题,但文本形式是大众的),它在国内人文社科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它还是CSSCI期刊。它的文本虽不是两栖化的,但中间状态文本本身就有两栖性质。

        ——学者江晓原以《读书》为例谈《自然》杂志的办刊模式(“澎湃”《上海书评》2017年4月2日,《江晓原谈〈自然〉杂志:两栖办刊模式值得学习》)。

        当一个人的文本被一遍遍阅读,且总在延伸相关话题的时候,那意味着我们遇到了涌泉。许多作家在世的时候,文本就变成了死水,不再有流动的生气。而王小波的词语之波总在冲刷着读者,在他面前的我们感到了自己的干枯。今天那么多的作家文本与世间痛痒无关,但王小波带出了罕有的情思,在那文本里有着我们觅而不见的智慧,那些自嘲、戏谑的词语,忽地使我们意识到自己还是不会飞动的笼中之人。

        ——学者孙郁撰文纪念王小波(《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2017年4月11日,《王小波二十年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