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鹰先生的《中国书法简论》,自1962年初版以来也已经50多年了。
50多年中,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曾得到众多专业人士的推崇。何来此说?因为本书上卷曾于1955年3月以独立的书册形式出版过,之后得沪上老一辈知名书家沈宗威、于思泊、吴则虞、陈蒙安诸位先生校正,又蒙吴稚鹤先生补充资料;再后来增写下卷,又多得刘大杰、胡问遂、许宝驯等先生之助,方才定稿。50年来,《中国书法简论》在书法初学者的圈子里流传,从中受益的不知凡几。
为纪念潘先生逝世50周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决定重版《中国书法简论》(《中国书法简论》(插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但究竟要做成什么样子,却颇费了一番踌躇。
前两年,我社曾经以简装形式出版过“潘伯鹰文存”系列收录此书,但总觉得过于朴素,未能表达出理想中的境界。后来,我们在审读书稿的时候读到潘先生的话:“欣赏者在尘封的丛残的无首尾的几行墨迹中能够发现历史上的许多书家,在一般观者心中以为是死了的,原来仍是活生生的!”(《欣赏》)于是灵光一现,不妨将《中国书法简论》配以名家碑帖中重要的局部作为插图,让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也能按照潘先生的指导去观摩、欣赏和体会名家的笔画、笔势,因为“(书家)他们的一切悲欢、喜怒、歌颂与谴责,接连到内在的精神世界都隐隐约约地但是真实地蕴蓄在笔画之中;换言之,使他们所以能不朽的活力即在于此”(《欣赏》)。
原则虽然不难,但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插图要与内容相配合,又要呈现各种书体面貌,兼顾历代各家风格,还要重点选取颇见书家用心、功力和风格特色的局部字样放大,但又不能太鲜艳,太抢眼,以免喧宾夺主。如讲文字形态的发展过程,后面相应选配了殷商甲骨文、秦泰山刻石、东汉《曹全碑》、王羲之《何如帖》、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论书帖》等多幅插页,书法入门者只要前后一对照,便在头脑中有了相当直观的认识和印象。又如某一节讲“苏黄米蔡”,其后就专门选配各人代表作局部,如苏轼《寒食帖》、黄庭坚《诸上座帖》、米芾《蜀素帖》、蔡襄《自书诗》。总之,经过了一番精心配图、排版、选纸、调色,一本极美的《中国书法简论》(插图本)出版了。
先生广闻博知,海纳百川,又往往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深入浅出。本书上卷,从书法入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执笔、用笔、临习、途径示范的基本法门,旁及纸笔墨砚和书法练习的参考书,层层递进。初学者只要按照指导步步推进,掌握书法练习的方法和诀窍,基本没有什么难度了。本书下卷更进一步,从如何欣赏书法出发,概论3000年书法发展脉络,评论总结历代名家风格特点。评述之中,历代书评妙语、书坛掌故,往往信手拈来,却又不枝不蔓,脉络分明。行文之中,先生自己三言两语的评断,往往切中肯綮,令人叹服。
为了给书法初学者指示门径,本书“文字力求简明,因此将一切引经据典的反复考证的理论都避免了。这里所说的话,只是一些经过了辩驳引证的结论。当然这所谓的结论只是我个人所信为是正确的”(《引论》),不做作卖弄,不仗势凌人。讲碑帖特色、书法历史之时,往往加入若干历史掌故,更是趣味横生。先生又善用比喻,如以架桥喻悬臂,以建房喻结字,以拳法之理喻肌肉练习的必要,讲书法“应该不专在一个一个的字上去欣赏”时打比方说,“一个字譬如一个战士。一个战士固然要威猛矫健。一篇字则譬如一支部队。一支部队则必须阵容严整,旗帜飞扬”(《欣赏》)。
先生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古诗文功底极强,且往往在笔端自然流露,所以全书语句精美。如讲写字的乐趣:“我以为多人写字则觉有蓬勃之气,一人写字则觉有清静之趣,两人对写则觉有商量之乐,简直是无往不宜。心中狂喜之时,写字可使人头脑冷静下来。心中郁抑之时,写字可以使人忘记了郁抑。我以为延年益智,这算妙方。”(《如何临习》)即便无意学习书法,而将本书纯粹看作历史故事或散文结集,读来也令人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