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李印绶《杏林集》中的那篇《义猴之墓》,记述了一个哀婉凄绝的“义猴”的故事:
某山隅有一老者,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世间的动物,不论兽类,还是禽类,有时候对于情感的守护,竟然和人类一脉相承,一体与共。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鸳鸯是至死不渝的爱情象征,一旦配对,终生相伴,双宿双飞。金庸的《神雕侠侣》则描写了一对世间最为痴情的动物,两只大雕共同进退,从茫茫大漠到仙境桃花岛,大战李莫愁、金轮法王,在绝情谷的绝壁旁一只雕被金轮法王所杀,另一只悲痛欲绝,最终撞崖殉情。
这些生灵,它们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却有着至死不渝的忠贞相许;它们不懂“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却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死追随。它们不懂古典的爱之风韵,更不会吟诵半句现代情诗来求得芳心:“我是不会变心的/就是不会的/大理石雕成像/铜铸成钟/而我这个人/是用忠诚制造/即使是破了/碎了/我片片都是忠诚。”这些,它们都不懂,它们只懂以各自存世的方式,表达着一种独特的爱意物语。
我在查阅资料时还获知了动物世界又一个神奇的秘密,不仅在爱情方面,它们有着生死相依的奇观,在对待死者的哀悼方面,竟然还有着特别的“葬仪”:灰鹤死后,首领会带着同伴久久盘旋,继而落地、低首、凄叫,仿佛在召开一场肃穆的“追悼会”。看到野山羊尸首,同类便会伤心地用头龙角猛撞树干,并发出阵阵轰响,如同“鸣乐致哀”。老象死去时,为首的雄象带领众象用象牙掘土,掩埋、踩土筑成“象墓”,然后雄象一声大喊,众象便绕墓缓缓行走,以示“哀悼”……
儒家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造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万类长天竞自由中,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尊崇自然的境界如出一辙。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今社会生态文明的复苏和重建。然而,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以世界的主人自居,睥睨自然万物,俯视天下苍生,动物在人的眼里,不过是没有思想情感的异类而已。动物不是人类的掌中宠物,就是人类的美味佳肴,抑或人类眼中的猛兽天敌。其实我们错了,动物也有它们的生存诉求,也有它们的真情表达,也有它们的生命价值。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上帝所创造的,即使是最低等的动物,皆是生命合唱团的一员,我不喜欢只针对人类需要而不顾及猫、狗等动物的任何宗教。”我们应该以一种天道人伦的态度去尊重它们,珍视它们,善待它们。
有一句公益广告意味深长:“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