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萨宾娜·斯皮勒林:在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

    左天梦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1月23日   19 版)
    《萨宾娜·斯皮勒林:在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法]米歇尔·吉布尔 雅克·诺贝古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定价:76.00元(上下册)

        中国读者对于萨宾娜·斯皮勒林这个名字的熟悉,大概是从电影《危险方法》(ADangerousMeth-od,2011年上映)及其同名小说(AMostDangerousMethod,2013年,译林出版社)开始的,这两部作品通过文学创作的手法让大众渐渐开始认识“萨宾娜”这个名字,了解她与知名的两大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发生的、不乏激情与冲突的故事,以及试图清晰化一段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理不清的关联性——三人之间存在的这段复杂的关系同时也折射出早期精神分析学发展的另一种线索。但众所周知,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把真实的事件艺术化了的成果,在表现手法上会突出其中的情感冲突而忽略这段历史的其它诸多细节。然而,《萨宾娜·斯皮勒林:在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一书恰恰是一手素材的直接呈现,它最大程度地还原事实,一手材料的重要性毋须多言,相信读过本书后读者定会理解编译者的用心。

        《萨宾娜·斯皮勒林:在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的最初版本,是阿尔多·卡罗德努特(AldoCarotenu⁃to)和卡尔洛·桐蓓达(Carlo Trombetta)编辑的名为:《Diarodiunasegrettasimetria,Sabina Spiel⁃reintraJungeFreud》的书(As-trolabio出版社,1980年,罗马),它们也是关于萨宾娜·斯皮勒林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的创作素材。而本书最为珍贵的是,它汇集了萨宾娜、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的通信,以及萨宾娜的日记。在这些一手资料于1977年10月在位于日内瓦威尔逊宫的地下室即心理学学院原址被发现,接着立刻被分析、编辑、出版以及翻译成各种外文之前,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但几乎无人知道萨宾娜,即便之于资深专业人士,也只是将萨宾娜看作一个病例而已。因此,当三人之间的通信以及萨宾娜日记的重见天日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改写了这段思想史:萨宾娜不再仅仅是被荣格、弗洛伊德分析过的病人之一,她的想法和成果也不再隐藏于荣格或者弗洛伊德的光辉之下。相反的,她一生的经历——从小女孩到病人、到医学院的学生、再到分析师——在书中都被延展开来,特别是在研究道路上,萨宾娜充满着独立的、原创性的想法,也同样成为精神分析历史上的一颗螺丝钉,虽然微小却也重要。在初版的基础之上,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米歇尔·吉布尔(Mi⁃chelGuibal)以及历史学家雅克·诺贝古(JacquesNobécourt)不仅主持编译了初版中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书信和日记),还特意收录了萨宾娜所发表过的两篇及其重要的论文——《破坏作为成长之因》以及《儿语里“爸爸”“妈妈”的起源—关于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考察》。当然,萨宾娜的成果不限于此——她的其它研究也在此书中一一注明,除此之外,编者还加入了弗洛伊德、荣格的一些论文片段——它们是对萨宾娜的观点的思考和回应。有了这些珍贵的资料,读者能更好的了解当时社会的背景,以及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三人思想之间是如何碰撞——编译者逐步在这三位精神分析学大师之间的通信、萨宾娜的日记以及三人的成果中,梳理和阐释出是哪些片段和思想火花最终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哪些重要理论。这种严肃的分析建立在一手文献之上,经过专业的论证,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与此同时,这些一手材料也反映出了人性的脆弱和复杂,情感的激烈和无奈,学术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一个接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并不比小说或者电影里表达的少。但是,此书是比艺术创作更深入更真实的思想传记,它并没有被发挥或者经过再次创作。

        此书努力让我们慢慢触摸到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更加真实的人性——荣格、弗洛伊德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塑像,再也不代表不可触碰的权威,而是充满人性光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弱点、有缺陷,他们怀疑、痛苦、快乐、不安,等等。而本书的女主人公萨宾娜,并没有被塑造成为一位“英雄”,也没有成为读者眼中的“榜样”。

        除此之外,此法文版最开始阿尔多·卡罗德努特教授的论文,以及在本书最末,编辑米歇尔·吉布尔以及雅克·诺贝古所写的文章,本身就是针对萨宾娜所作的一次分析。事实上,这本书充满了分析——萨宾娜对自己的分析,荣格对萨宾娜的分析,弗洛伊德对荣格的分析,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除了分析本身,这些文字还反映出作为分析师的心路历程,例如:“荣格明显不会在刚认识萨宾娜·斯皮勒林之后就写出《移情心理学》一书,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经验逐渐让他明白分析师的心路历程”,在这样的心路历程中,到底是分析师在影响病人还是病人最终影响了分析师?——其实,“分析师和病人‘在魔鬼般的黑暗中’相互扶持”!

        有的读者可能对本书所阐述的理论或分析存有疑问,觉得阶段性的结论往往会被后人革新甚至推翻。确实,弗洛伊德、荣格、萨宾娜离我们已经远去,他们很多理论也已经被击碎,甚至被颠覆。那么,我们重新阅读这些素材的意义何在?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的境遇如何不同,但心路历程总是相似的,我们总能在这些只字片语当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曾经也有过同样的情感或境况,而和主人公一起扼腕叹息。并且,此书的目的并非是在荣格与弗洛伊德之间,强加给读者一个“萨宾娜”,而是希望这些珍贵的素材可以激发我们回顾自我,重新思考人生。就像德尔菲神庙上的那句“人啊,认识你自己”一样,人对自我的探索是永不停歇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