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

    躁动背后的静虚——张溪芜《读石笔记》读后

    凸凹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4月06日   03 版)

        午间随手翻张溪芜的赠书《读石笔记》,是他2012年2月28日见赠。

        他是日到房山来,为阎村镇形象宣传当写手,由于是老朋友,中午过去陪且小酌。回来之后,随手把赠书插在架上,就忘记了。

        今日随意搜到,想用来催眠,不期就被“粘”住了,一直读下去,竟至把睡眠耽搁。

        首先是书的编排很吸引人,一边是藏石的照相,一边是品石的文字,对应着阅读,形与韵都在了,让人赏心悦目。其二,那品石的文字真是好,既贴近客体,又融入心思,石语与心音,都能听得到,会心之处令人拍案叫绝。

        如此而读,才知道,作家之外,他还是个地道的藏石家——书斋之中,不仅有典籍,还有奇石;不仅有书香,还有清气。

        他多了一重乐趣——文思凝滞时,他玩味石头,总能把芜杂的俗心,放到雅处,不到街头闲逛,丢怪露丑。

        最让人心惊的是,他通过读石,居然把世俗读透,把世风读透,把人心读透,把人性读透,甚至把自己读透。写出的文字,有况味,有趣味,有体味,有禅味,笔笔平实,却意境陡峭,勾魂。在他那里,直让人感到,读书,真不如读石,因为石里有沧桑浸染、生命演变、草木情感、世象留痕,能让人融入自我。

        譬如他对一粒叫“雄鸡唱晓”的奇石的品识——

        古人云“闻鸡起舞”,是说雄鸡报晓之时,便有人于庭院中或河岸上舞拳弄脚了。千百年来,颂扬雄鸡的名诗佳句甚多,有的政治家甚至将鸡鸣的意义引申到改朝换代之类的大事上,如“一唱雄鸡天下白”。至于平民百姓更是视鸡为“吉”,挂在墙上的画,摆在案上的瓷,素有雄鸡图案,因此宠得公鸡走路时总是趾高气扬的。只是时下都市周围的村庄里,已很少听到鸡鸣了,因而日益城市化的村庄少了许多野趣和诗意。如果没了野趣和诗意,也就没了村庄的灵魂。

        溪芜真是旷古情怀盈胸,把村庄的灵魂,点化在“野趣”和“诗意”之上,从而反拨今天的所谓城市化,真是点到了穴位。

        再譬如他品评一方叫“山野篝火”的藏石——

        夜已深,山野的篝火依然很旺,却不见围着它跳舞、歌唱或烧烤的男男女女。看来,他们是睡去了或爱去了。爱去的依然如此前狂欢时一样糊涂,而睡去的已在梦乡里清醒过来。要知道,叫做爱的状态,就是一种糊涂状态,而明明白白的状态肯定不是爱的状态。

        这是被爱折磨得老苦老苦之后的切肤之痛,幽默之中有沧桑感受,是阅世清浅者所不能道、所不能体味的,它是修炼过后的禅,放到时间深处去独自思量。

        这么有品相的一部书之所以“随手”放下,而迟迟未读,缘于我一直以来对溪芜的印象。

        我与溪芜相识,是在1985年的郊区文学作者座谈会上。可谓是同期的作者。

        我们那时刚起步,发表的作品不多,但是他已经有了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样貌,会议期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吆三喝四,让我等心怯者无所适从。便对他敬而远之。

        后来他发表了一定数量的中短篇小说,也没给我留下多少深刻的阅读感受,便一直跟他疏远。三年前的一天,他突然给我打来电话,对房山文学和我本人狠狠地揄扬了一番。他带有酒气,语速急促,对他的赞誉我不仅不敢当真,也本能地有所警惕。我说,房山乃山地,不像你们通州,有大运河的滋润,出了刘绍棠等一批有名望、有成就的作家。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文学重心已转移到你们京西——房山了,因为有你凸凹,北京乡土文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我被吓坏了。

        他的好意便给了我反向的感觉,我觉得溪芜一直就没有沉静下来,浮躁、狂妄、好名,甚至还有些俗气,对他的文学品质,就更质疑。

        但读了他的《读石笔记》之后,我不禁重新审视溪芜这个人。

        却原来,他是个性情中人,性情到任性放言,不计利害;他又是一个不被世故熏染,始终对文学葆有热情的人,热情到自身壮大,从不服软。但他内心冷静,有沉实底蕴,一如大汉往往细腻,逆子往往重义,他粗俗的背后是古雅,浮躁的背后是通透,浅的背后是深。他是一个“严重”被自己遮蔽了的人。

        所以,衡人论世鉴文,我等还差功力,太容易被表面所迷惑。试想,没有踞,哪有恭;没有燥,哪有静;没有傲,哪有虚。溪芜以前的种种,正好是人生不可省略的过程,使他得以在红尘阅尽之后,拥有谦恭的态度,进入真正的静虚境界。

        由此看来,他已脱胎换骨,有菩提树下隐闻真香的澹定。

        便可以说,他小说的好坏已可忽略不计,仅凭他这本《读石笔记》,就应该享有人们对他的尊重,在北京文学史上留下独特的一笔。

        遥望京东,我满怀谢意,溪芜兄,你一向可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