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电子书,别囤着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2月24日   08 版)

        但凡对阅读稍感兴趣者,其手机、Ipad、Kindle等设备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储有电子书。这些电子书真正派上用场,被人认认真真地读完的究竟会有多少?对之,虽无确切答案,但近日亚马逊中国发布的一项“2015年度Kin⁃dle电子书阅读行为报告”,可令人窥见一斑。

     

        根据对读者Kindle电子书阅读完成率的统计,过去3年,付费电子书的销量取得显著增长,在电子书平均阅读完成率前100名的城市中,中文付费阅读的完成率为免费的3倍,进口图书类别中,这一差距更大。亚马逊中国Kindle市场总监于洪指出,“免费书基本上下载后只是看一看,大多数人不会看完,比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

     

        亚马逊中国发布的这项报告,一方面固然显示出,读者正在逐步养成“为优质内容买单”的习惯,但另一方面不难看出,价格和阅读完成率紧密相连,价格越高的书目阅读完成率也会越高,相应地,低价、免费书则多遭冷遇。这似乎与古人感慨的“书非借不能读也”异曲同工——电子书,非“买”不能读也。

     

        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社会诸多领域带来福音,它也让公众阅读愈益呈现出便利化趋势。如果说,过去的人读书尚且以“汗牛充栋”“学富五车”为艰、为傲,那么现在,一部小小的手机、电子阅读器,即可将一座图书馆随身携带,只要有阅读的意愿,随时随地阅读绝不是梦。还需提到的是,过去人们常叹图书价格虚高,如今,电子书价格难以称得上贵,更有太多的电子书免费拱手奉送,阅读上的经济成本已绝非许多读者亲近书籍的主要路障。

     

        虽然,阅读越来越成为一件唾手可得的事,可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似乎并未如预想中的那般浓郁。很多人有事没事低头专注于手机,但那份专注往往倾情于社交软件、电子游戏、影音图库,与理想中的阅读较少结缘;即便有人着意牵手阅读,那通常也是“浏览”意义上的阅读。难怪,作家王蒙前些时日与读者分享读书心得时发出告诫,“阅读”不能被网络“浏览”取代,以浏览代替阅读相当于“数量代替质量”,他希望读者能多“精读”“攻读”好书,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分析。

     

        要么不读书,要么就是把阅读偷梁换柱为网络“浏览”,不仅如此,目前看来,还得再加上一条——电子书下载了不少,然而仅限于在阅读设备上囤着。或许,那些热衷于囤积电子书的读者愿望是美好的,一门心思想的是留待以后慢慢享用,可想想看,网上的电子书越来越多,现在的电子设备更新也越来越快,而时光总是稍纵即逝,若不抓紧时间把用于聊天、打游戏、浏览无聊信息的机会尽力用来“攻克”囤下的一本本电子书,到头来恐怕只能忍看着那些自己精心下载,想读而未读的电子书与老旧的电子设备一道,作为殉葬品为电子垃圾的数量激增作了贡献。而当一拨一拨的电子设备更新换代潮过后,想必,与阅读欠债伴随着的,终将是年华老去,阅读良机渐渐远逝。

     

        仔细回味不难发现,虽然时过境迁,可现在许多人囤积的电子书与当年袁枚《黄生借书说》中描述的情景何其相似?“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时代发展,我们的经济状况、文化消费条件确实改善了,然而在对待阅读上奢侈、随意不得,惟有“故有所览辄省记”,囤积的电子书才能走进我们的内心,装扮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山西省长治市 周慧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