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掩卷之思

    如何吃得合乎伦理与道德

    龙缘之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25日   24 版)

        《素食男的一千零一夜》,蒋劲松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28.00元

        在北京中关村第三极图书大厦还没关闭以前,我曾去寻找哲学教授迈克尔·艾伦·福克斯的《深层素食主义》一书,并且意外地发现其被放置在“食谱”一区,哑然失笑。可以见得,关于“素食”(vegetarian)和“素食主义”(veg⁃anism)背后的意涵,在当今中国尚未被普遍认识。

        不同于国内既有的动物保护专著,《素食男的一千零一夜》一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刊登在报刊的书评和豆腐块文章,反映了中国当下的社会情境和争议。其出发点,是比“动物保护”一词更为鲜明和彻底的“素食主义”和“动物权利”(animalrights)论述。

        在今天,大多数民众已经脱离“吃不饱”的阶段,也有不少人逐渐从“吃得好”转向“如何吃得健康”。然而,“如何吃得合乎伦理与道德”,似乎对大多数人而言,还闻所未闻。

        其实,暂且不论因地区或家庭的宗教、文化、习俗等因素而茹素的素食者,因为道德自觉、健康因素、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考量而选择素食的人,当下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然而,国内与此相关的专著和论述仍很有限,《深层素食主义》与卡萝·亚当斯的《肉食的性别政治》(台译:《男人爱吃肉,女人想吃素》)则是代表性译著。如本书作者所言,在近代西方动物保护理念和实践发展的阶段中,动保人士在儿童保护、争取性别平权、保障劳工权益等不同的社会议题上,经常有着积极的表现。出自于理性思考而茹素的“哲学素”素食者,或因不忍见动物遭受苦难而弃肉的“动保素”素食者,对死亡与痛苦的体会和思考,可能较从未反省的肉食者更深。主动素食者对动物的处境,更可能有设身处地的感受,从而愿意改变生活方式,倾向肯定生命的素食文化,避免血腥的杀戮和对弱势者的剥削。这种道德自觉和行为实践,应该更多地被肯定和传播。

        在《谁说革命者不是吃素的》一文中,作者强调素食文化与其他当代进步潮流,诸如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女性解放、社会公平、心灵健康等,互相呼应,推动社会文化发生一系列的深刻改变。透过本书,将能发现,“素食主义”结合当下中国的动保活动和事件,诸如活熊取胆争议、西方虐待动物的产业进军中国,以及环保议题、青少年教育等社会关怀,其所关注的伦理范畴,以及对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带来的正面效益,已经丰富了“素食”一词在字面和东方护生文化中既有的意涵。可以说,“素食主义”在行为、理念、效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统摄性,能和许多不同的议题和思潮进行结合或对话。因此,对“素食主义”而言,仅止步于素食的行为本身,是不够的:它“刺激我们去确认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区隔于、优越于动物与自然界整体的统治者,从而帮助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

        不少人曾经说过,他们“想吃素”,却“做不到”。其实,这种理性(不应该吃肉)与实际行为(想吃肉)的矛盾和焦虑,在历史上同样并不鲜见。许多见解高超的哲学家们,不惜“扭曲自己的认识,由于向吃肉欲望投降而不惜自相矛盾,放弃哲学家坚持逻辑一惯性的基本要求”。这令人不禁怀疑,自称是“理性动物”的人类,何时能在认知事实之后,名符其实地拥有这一称号,选择对动物生命、自我健康、生态环境、社会正义更为友善的生活方式。

        《肉票托比的幸福生活》一文中,一个美国人“绑架”了自己家养的兔子托比,威胁民众上网交付五万美元赎金,否则就要“撕票”——将托比杀来吃!此人甚至在网上分享兔肉食谱,还有把托比放在锅中的照片!面对当下屡见不鲜的动物虐待,以及制度性地对动物进行剥削的社会结构,许多动保人士觉得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动物的伤害之所以能引发如此之多的争议和回响,正是因为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动物奴隶制”,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批判。实际上,动物虐待的恶行之所以能广传千里,这和人们的道德敏感度不断在提高有关。

        本书有个很有意思的书名。在《一千零一夜》中,山鲁佐德讲了一千多个故事,终于感动了嗜杀成性的国王,使其不再杀戮。虽不知素食男蒋劲松的一千零一夜,是否能为同样是嗜杀、嗜肉成性的社会带来些许改变。但本书无疑揭示了,建立在“动物奴隶制”上的社会,正在接受动物权利和素食主义运动的冲击。在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素食餐厅、培训素食厨师的专门学校,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学生成立的素食文化社团,甚至也有了更多推广和传播素食信息的传媒。由于人类不断地扩充其道德关怀的对象,所以对动物保护和“素食主义”而言,这也将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当今“素食主义”所蕴含的丰富性,虽然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其中显而易见的事实,包括:人类对动物的暴行、动物所遭受的苦难,以及素食对环境生态、社会平等所可能带来的贡献,已是昭然若揭。除却各种难以取得素食的特殊情境,在这个冰川水、海洋深层水皆已唾手可得的时代,由肉食转向素食,是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没听过”素食的信息,是由于“动物奴隶制”被层层包装而具有遮蔽性;“不想知道”,则是一种对道德自觉的逃避。如《动物解放》一书作者彼得·辛格所言,“这是一个寻找借口的时代”,面对“素食主义”的诘问,在未来,肉食者才必须索尽枯肠地为肉食行为辩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