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宋代防疫史:既是科技史,也是社会史

    刘红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25日   24 版)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韩毅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4月第一版,126.00元

        2003年的春天,白杨挺立,柳树婀娜,紫藤萝爬满了支架,月季花如火如荼,粉蝶飞舞,操场上,一群孩子欢快地嬉戏……但这美好的一切很快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打破了。有一段时间,患病人数与死亡人数与日俱增。那不断更新的一串串数字,令人胆战心惊,至今回想起来还让人心有余悸。所以,当我在寂静的夜晚阅读《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这部凝聚了韩毅多年心血的作品时,脑海中,不知不觉浮现出2003年的情形。

        根据历代官方和民间的史料记载,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20世纪,中国大陆爆发的较大规模的瘟疫竟达700多次,而中国人对瘟疫的抗争也从未停止过。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天花、霍乱、伤寒、鼠疫、血吸虫、脑膜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已被人类征服,偶尔,我们从一些文学作品中会看到对这些疾病的描述。但古代中国瘟疫爆发的具体情形如何,古人又如何与瘟疫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我们却难以了解了。《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一书是韩毅继《政府治理与医学发展:宋代医事诏令研究》之后推出的新著。该书详细探讨了宋代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学家、宗教人士和普通民众等对瘟疫的认识、态度和采取的防治措施,以及宋代社会防治瘟疫的特点、成就及各阶级发挥的作用与局限等,科学地揭示了宋代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及规律问题,对今天的我们亦有借鉴意义。

        我国的疾病史研究始于上世纪初,主要集中于传染病历史的研究。改革开放后,疾病史的研究开始多元发展,研究内容逐渐脱离自然史的范畴,进入社会史的领域。但总的来讲,中国内地医学(疾病)社会史的研究还很薄弱,资料也很少。现代医学资料如此,中国古代瘟疫史的资料更是匮乏。由于历代统治者粉饰太平,讳言瘟疫,加之地方官吏“匿灾”情况严重,有关瘟疫的资料较为分散。如何在这些散沙中寻找出可用的金子,这是验证研究者史学功底最好的标尺。韩毅广泛查阅各类史书、医书、方志、文集、笔记、碑刻以及《大藏经》《道藏》,在此基础上,对浩瀚的史料加以分析,对于史料中常见的避讳、别称等情况予以鉴别,共收集到宋代293次瘟疫流行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0万余字的《宋代重大疫情年表与史料》,大大地超越了以往学界的研究。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不仅文学、艺术、科学最为繁盛,医学上也达到了一个顶峰,被称为是“中国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历代政府对医学的重视,莫过于宋朝。宋朝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整理刊印医书,改进医政体制,设立太平惠民和剂局,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韩毅从整个社会大环境着手,论析了宋代社会防治疫病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社会各阶级在疫病防治中的地位、作用和局限,强调了疾病救治中出现的政治腐败等问题。书中有关瘟疫名称的考察、病因病症的分析、治疗方剂的梳理等,则运用了医学史的方法。书中详细介绍了疾疫、伤寒病、时气病、天行温疫、斑疹伤寒、痢疾、痘疮病(即天花病)、大风癞疾(即麻风病)、麻疹、瘴疫、痄腮病(即流行性腮腺炎)、黄肿病(即钩虫病)、劳瘵病(即肺结核病)、时疫疙瘩肿毒病(即大头瘟或鼠疫)和牲畜疫病等病状,分析了宋代瘟疫的流行概况、地理分布、社会影响、病因病机,以及宋代政府、医学家和社会民众等对疫病的认识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作者娓娓道来中,一部波澜壮阔的医学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瘟疫从何而来?该书认为,宋代重大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尤其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酷的地理条件和多发的军事战争,成为引发重大疫情发生的根本原因。书中直接用“水疫”“震疫”“旱疫”“火疫”“饥疫”等名称来称呼不同类别的瘟疫。例如,宋代有70多次疫病与自然灾害直接相关。如明道二年(1033)春,南方大旱,种饷皆绝,引发人口流动,继又发生疫病,死者十之二三。地方政府虽作粥糜以救济,然食之辄死,村聚墟里,几为之空。

        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宋代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造成人口的死亡和迁徙,土地荒芜和经济惨遭破坏,而且还延缓或改变了当时的战争进程;另一方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触动了医学科学和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瘟疫不仅仅是个简单的临床问题,而是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本书所讨论的也不仅仅是科学,而是用大量史料描绘了宋代科学、国家政治与疾病传播的互动过程。因早期研究唐宋时期的药材品种,作者对那时使用的药材药品较为熟悉,故在书中整理出许多治疗瘟疫的药剂方剂,使该书溢出独特的中国文化意境。并且,这种病案剂方,对当今医学临床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总的来看,《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是对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研究成果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完整、科学的学术整理。该书在科学技术和国家行政管理两个维度上开展医学史研究,其所获成果能为我们今天认识、面对以及处理现代疫病等提供有益借鉴。因而,本书既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