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8月12日 星期三

    百札馆印象

    关于陈秀卿

    张瑞田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8月12日   03 版)
    陈秀卿作品

        在一次刻字研讨会上,认识了陈秀卿。始知这位资深的女书法家,也是刻字的行家里手。那是在无锡,陈秀卿赠给我一本书法短论集《砚边拾得》,回京的路上,阅读过半。

        该怎样认识陈秀卿,需要从什么角度判断陈秀卿的书法、刻字、文章,有一定难度。在一个减法的社会里,写一手好字,便是书法家;能写文章,也容易被视为作家、学者。陈秀卿呢,一位风尘仆仆的女士,兴趣如此广泛,创造能力如此强大,概括与分析,当然需要时间和耐力。

        对于刻字,我的兴趣不能持续。面对陈秀卿的刻字作品,也说不出有深度的话。相比较而言,陈秀卿的书法与文章,可以拓展我的想象,看久了,就有说话的欲望。

        纵观当代女书法家群体,印象如下,其一,学者型书法家,如游寿、林岫等人,其二,职业书法家,如周慧珺、孙晓云等人。陈秀卿呢,应该属于前者。也许她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框架,文章也不流行,但是,她思考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深度,证明了她有解决学术问题的需要。

        有人说当代书坛属于战国时代,是否准确,姑且不论。不过,价值观的多元化,书法家角色的不确定性,让当代书坛有了活力。面对这样的景象,我依然坚持当代书法的复合型属性,也就是说,书法需要与文学结合,需要有学术的支撑。这一点,与陈秀卿不谋而合。在《诗意的书法艺术》一文中,陈秀卿写道:“如能养成高雅的情绪,高尚的情操,精深的学识,优美的诗与书的艺术,高品位的艺术家人格,即能载道养性,即能助教化,利人伦。寓教于乐,提升书法艺术的人文意蕴是当务之急,用艺术的方式倡导美善、弘扬道义德性,需要艺术家的‘字外工夫’。‘字外工夫’,除了人格个性,很大一部分就是文学修养,尤其是诗的学养。因为高雅而神圣的诗文是人类灵魂的结晶。”这是陈秀卿十年前的认知。基于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究,基于自己的创作实践,陈秀卿的眼光具有高度。

        书法美,是书法美学范畴中的焦点。陈秀卿对书法美的探讨,伴随着学习与创作的全过程。在《观念与书法》《肌理美的启示》《古代工艺美术与书法》《刻字艺术探美》《博学多才的游寿》等文章中,陈秀卿对书法美的起源,书法美的形成,书法美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书法美与人的精神生活的互为性,做了行之有效的考据、分析、归纳——“艺术的社会观念、心理观念、理性观念和感性观念在我国形成得很早。在古代,中国的文化艺术水平一直是高居于周围其它民族之上。只是明清以来,自傲的心理、简单的满足、以及腐朽的封建专制政治,使得中西文化观念的距离越来越大。今天,当人们向愚昧、停滞、封闭和保守告别的同时,很自然要追求符合社会流向的多元文化艺术。”

        观念即选择。陈秀卿对书法发展史的学术把握,自然影响到自己的书法创作。陈秀卿的草书铿锵有力。这一点,与她的性别没有关系。正如同她在《女性书法纵横谈》一文中所言:“女人和男人一样有天赋,中国最高殿堂的艺术之花也胎息于女性,中国女性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女书法家曾有过卓越的贡献。”作为当代书法家,陈秀卿巾帼不让须眉,她不喜欢在“女性书法”的局限中寻找借口,而是踏踏实实地依凭传统的滋养,从书法的角度学习书法,从书法的层面创作书法,让手中的笔,还有那一条没有尽处的线,绵延生命的轨迹与心灵的空间。因此,我们看到,陈秀卿的草书,激越中有温和,平静里有跳动,此时,她想把心中块垒一吐为快,彼时,她又以悠扬的笔调,曼舞轻歌,引人遐思。

        对陈秀卿远距离的遥望或许有偏差,好在陈秀卿的著作,陈秀卿的书法作品集就在眼前,她的来来往往,她的艺术世界,浓缩其间,慢慢读来,对陈秀卿就不觉陌生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