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7月01日 星期三

    黄裳卖藏品实有难言之隐

    肖跃华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01日   03 版)

        陈歆耕先生大作《人格“攻击”与人格批评》(载2015年6月3日《中华读书报》“家园”)为长(亡)者讳,含蓄所指的“沪上一位老作家”、“老先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散文界、藏书界、戏曲评论界大名鼎鼎的黄裳(1919—2012)先生。

        我赞同陈先生的文艺批评观:“缺少足够事实依据的人格‘攻击’不可有,但对无良文人、艺术家的人格批评却也不能缺席。否则,就会把这个‘坛’那个‘圈’弄得乌烟瘴气。”但对他读了韩石山先生大作《让我们一起谦卑服善》(书中有四篇文章涉及与黄裳先生的笔墨之争),“我又迸发出另外一点想法”,却持有不同看法,现如实道来,就教于陈先生和读者诸君。

        黄裳先生少年老成、独具匠心,二十出头就“很善于跟老一辈的人往来,既婉约而又合乎法度,令人欣赏”(黄永玉语)。他与梅兰芳、巴金、郑振铎等先生相交甚笃,采访过傅斯年、周作人、张奚若、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与张元济、茅盾、梁漱溟、许寿裳、乔大壮等先生亦有书信往来。可这件事情在陈先生笔下就变了味道:“说明该老擅长利用自己供职的媒体平台,广泛收集名家手迹。这也无可厚非。聪明人都会干这勾当。”

        我也干过“这勾当”,深知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没有对学者文人的特别敬重,没有物质上精神上甚至体力上的特有投入,这些名家手泽是不会这么容易“搜罗”到的。“这勾当”并非拥有“媒体平台”谁都能干,“聪明人”往往缺乏韧劲也干不下去,唯有如先生一样嗜痂成性者方能集腋成裘。

        韩先生早年曾发表文章质疑先生行为点燃战火。陈先生认为:“让韩先生不满的是,老先生居然将类似藏品20件左右,卖给了一个老板……让韩先生胸闷是,他认为其中有两件东西是不应该卖的:一幅是张充和的书法精品《录陶渊明归去来辞》,一幅是胡适的书法精品《贯酸斋的清江引》。”其主要原因是“来之不易,其中寄托着友人的深厚情意。”

        我这里想首先说明数量错矣,不是“20件左右”,而是50余件。先生也不是“因生活所迫”,而是另有“难言之隐”,尽管他在《珠还记幸》(修订版)前言中解释说:“一九九八年家人重病,我素无积蓄,一时慌急无计,只好斥卖书物,急迫中就手边所存斥去,不遑细阅。”

        海上王姓藏家最先接触到这批东西,但觉得先生索价太过没有谈成,后由《文汇报》熟人联系到一位有实力的“商人潘某”(黄裳语),这些墨宝收入他主编的《百年文人》一书。后来文人书法行情一路看涨,这位海上藏家又从潘处陆续收购了20多件诗笺,其余的可能陆续流向拍卖市场,这才有了令陈先生“咂舌”的怪事:“香港董桥先生在拍卖会上,见到张充和的字,将之拍下,又转赠给老先生,老先生居然也喜不自胜地收下。”

        先生费尽千辛万苦收藏的文人墨迹,“斥卖”能“不遑细阅”?可能碍于面子,可能有些内疚而原因又不便实说,他只好用“家人重病”来搪塞了。后来先生的版税越来越多,想收回这批宝物,但双方谈不拢来,彼此不欢而散。

        陈文“豹尾”大有“判断江山在俺笔尖头”的气度:“在下不打算对此是非老账翻出来妄加评判。但我对很多媒体,把老先生吹得与‘神’一般白璧无瑕,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无论是‘苛责’,或是吹捧,其实都扭曲了该老本来的形象。就一普通文人嘛,读了一些书,写过几篇不错的文章,有必要抬到让人高山仰止的云雾中去么?”

        先生不是“神”,他和许多常人一样也有毛病。比如卖掉寄托友情的书法没说真话,与书友淘旧书时耍点小聪明,好打笔仗不肯认错,“拼命要钱”预支版税稿费,据说文化大革命中还写过检举揭发材料,等等。我想,如果先生没有这些缺点,他的形象反而不会这般骨感丰满。但这些缺点是不会影响先生在文坛上的地位的。世上本无所谓“完人”,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原谅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原谅他人。

        这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当过美军翻译的高材生读过很多书,其庋藏之丰、知识之渊,同代文人中大概只有郑振铎、傅惜华等少数人士可以与之比肩。他还写(译)过很多书,建国前就出版过《锦帆集》《锦帆集外》《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译著有《莫洛博士岛》(英威尔斯著)、《数学与你》(美格雷等著)、《猎人日记》(俄屠格涅夫)等。反右派斗争中先生因文获罪被扫地出门,文化大革命后梅开二度、青春绽放,《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珠还记幸》《河里子集》等精品力作,登堂入室成为读书人书桌、床头的心爱之物。

        张充和先生三四十年后仍不忘先生曾托人求字,得知对方原藏胡适先生书法焚毁慷慨赠予旧藏。董桥先生拍得张充和先生书法后装裱成卷,作为与先生取得联系的感情纽带。2006年6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周汝昌、何满子、黄宗江、黄永玉、杨苡、姜德明、钟叔河、邵燕祥、傅月庵等专家学者,或专程前往,或发来贺电,或寄来美文。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手书陆机《文赋》表示热烈祝贺:“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这些文化重镇共同庆贺“普通文人”米寿并祝贺研讨会召开,本身就是一件不普通的事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