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贵瘦硬方通神”是杜甫的一句诗。书法理论研究,对杜甫的论书诗十分重视,关于这句诗,曾有不同的解释,至今,讨论书法审美的样式和标准,还在发生影响。
理论与创作的关系是紧密的,理论问题与创作的现实问题,是矛盾的,也是整体的,因此,对杜甫论书诗的研究,当然有现实依据。
王巨才的书法“瘦硬”,他的用笔和结字有个性,也有依据。曾在陕西工作数年的卫俊秀,其书“瘦硬”,得到书法界的一致好评。我对王巨才先生的书法熟悉也熟知。因多次拜观王巨才作书,对他的笔法、墨法有较深的理解。因此,也有勇气对王巨才书法的“瘦硬”风格谈一己之见。
首先,杜甫崇尚“瘦硬”,是对“肥俗”的蔑视。“肥”是谈论唐代艺术的时髦用语,也是对唐代艺术的肯定性判断。当时的书法以肥取胜,唐明皇之流如此写字,天下自然仿效。杜甫对此感同身受,他提出“瘦硬”之说,为臃肿、媚俗的书法减肥。因此,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说:“唐初书家得晋、宋之风,故以劲健相尚,至褚、薛则尤极瘦硬矣。开元、天宝以后,变为肥厚,至苏灵芝辈,几乎重浊。故老杜云:‘书贵瘦硬方通神’,虽其言为篆字而发,亦似有激于当时也。”
时下与杜甫身处的时代有相似之处,书风日渐甜媚,书写更趋流俗,只见形质,不见神采,使当代书法作品向艺术商品靠拢,人格化、文人化的书法庶几消失。
王巨才的书法保持高度的个性,第一,他不受当代书法展览评审机制的影响,而是依托文人心性,闲适地、非功利地书写,强化书法作品的精神内涵;第二,“瘦硬”的线条,恣意的点画,凸显了王巨才的文人风骨。作者新近出版的散文集《退忧室散集》,其中的一篇文章讲道:“文艺创作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劳动,作家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家自己的人格修养、精神境界、思想感情不可避免地要渗透、融注进自己的作品中,成为作品的一种内在的理想观念和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总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作品的读者,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素质。”第三,“瘦硬”的书风,是清刚雅正的美学趣味的体现,是王巨才书法情感性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文化基础。在他看来,书法的重要性在于两端,其一是传统,其二是情感。情感也包含一个人的学识与阅历。既然王巨才对奢靡书风不屑一顾,那么,他就把重心放到自己的情感体系内,一任自己的毛笔,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其实,这恰是对传统书法创作的复现。
情感的自由,心态的自如,决定了王巨才书法创作的文化方向——发乎性情,起于言志。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传统书法对他的影响,绵延中国书法史的经典作品的精髓,被他一点一滴地汲取,并养成自己书法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