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多是文学中人,中国作家参加纽约书展的议题被炒得炙手可热。有人说,纽约的中国书展场面冷落,苏童感叹说岂止是门可罗雀,连一只麻雀都没有!后来又有在美的留学生以“知美派”的口吻出面,对这种现象加以深度分析,并且被“上海观察”网站所转载,有意或者无意,冲淡前一条消息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周大概有二三十个国内当红作家在纽约做各种活动。苏童、刘震云、冯唐、阿乙、曹文轩、慕容雪村、毕飞宇、麦家……都在纽约。”我所在的一个以在纽约学习工作留学生为主体的微信群里突然传出这条消息,瞬间勾起了大家的兴趣。据推送这条消息的金融学学生郑惠文说,这些作家应邀来纽约出席书展,由于这次书展中国作为主宾国,赴美的又多是一线当红作家,大家兴趣都挺高……
再来说说纽约书展本身,它把作家的签赠活动都安排在了前三天,这其实是针对专业出版人士的,后面两天才是公众日。相比之下,国内几个大型书展如上海书展、北京图书订货会等,并没有严格的“专业观众日”和“公众日”的区别,无论何时去书展,乍一看总是人头攒动人气非凡。国内外书展的游戏规则不一样,所以“门可罗雀”真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倒是微信公众号“北青艺评”的评论比较有意思:“无论是亲临现场的作家,还是冷眼旁观的路人,似乎都对美国书展有一些因误解产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幻想破灭后过于极端的自我否定。”
正是受到这篇文章的影响,让我也产生了一种冲动,很多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既然已经来到纽约,何不亲到现场看看,无论冷场还是热烈?
此前,我也关注过美国的文学生活——文学生活,是温儒敏先生提出来的一个非常富有创新性和现实性的概念,它关注的不是静态的作品,而是作品的阅读和传播,作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从媒介传播和读者反馈等方面观察和评判文学。
纽约我已经来过两次,其中有一次还一呆就呆了三个月,对于曼哈顿的地形地理,算是比较熟悉。先在地图上检索到前往纽约书展所在的雅各布·K·贾维茨会议中心的路线图,乘坐“河伯看”出发的PATH专线,在到达33街下车之后,先到34街,然后向西狂走数条街区,抵达哈德逊河畔的会议中心。当日之纽约,阳光灿烂,下午2点的气温超过30度,但是,受到老美的感染,大中午的我也一如既往,匆匆行走于烈日之下——美国人确实是最喜欢太阳的,当天上午就看到许多人休闲地躺在草坪上晒太阳,也不乏穿着比基尼泳装的女性,中午出门,景象依然,甚至在街口等待红灯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会呆在树荫或者灯杆的影子下面。
还没有赶到雅各布·K·贾维茨会议中心,远远近近地就看到了书展的动静,三三两两地,人们脖子上挂着塑封铭牌,就像我们在国内开会时常戴的那种,迎面走来,手中的各种袋子里,显然是刚从书展上买到的新书。一种兴奋感油然而生。按照那位署名为“月如”的作者所言,中国作家在记者接待日没有什么斩获,到了公众开放日,应该是能够卖出若干本作品吧。既然中国方面用了这么大的力气,当然不能铩羽而归。
带着美好的想象进入雅各布·K·贾维茨会议中心,这里果然是气派非常。通体的玻璃建筑,正当下午3点之前,耀眼的阳光从各个角度投射进来,宏大的结构,高高的天棚,敞亮,豁朗。展区中心的布局非常舒展,场地的开阔让我觉得观展的人数密度甚小。是的,在国内见惯了那种熙熙攘攘的人流,众声喧哗的嘈杂,这里的氛围平静而有度。在书展的北边,基本成了中国主场,首先看到的是两个展览:“传统的复活”和“毕昇与中国古代的印刷术”。位置很显眼,可惜观众无几。我浏了一圈,看着布展的工作人员都在闲着,就向他们求教,中国图书展览在哪一块地方?孰料回答出乎我的意外。中国书展是只参加最初几天的展览,和外商接洽版权交易,却并不在现场进行销售。因此在书展开幕才几天(当时是纽约时间5月30日)就已经撤展。好在就在北面的低地展厅,还有一些相关的招贴画,让我窥得刚刚消失的昨日黄花。
展区最醒目的巨幅广告,是图书《共同的记忆——中美抗战纪实》,其用意一目了然,想要用昨天的历史为今天的现实引申出一些情致。中国作家的照片,一幅幅地都贴在东门的门面玻璃窗上,有苏童、麦家、西川、吕新、刘震云、曹文轩、秦文君、何建明、毕飞宇等实力派大佬,也有冯唐、蓝蓝、笛安、阿乙等少壮派作家,阵容颇为壮观。在“有图有真相”的时代,我也不能免俗,拿出手机来进行拍照,可惜的是,门窗背后的图片,光线暗淡,效果不佳,而走出会展中心,面向大街的一面,中国作家的头像,又每每折射和叠印出纽约街头的高楼大厦的影子。这样也好,这正是中国作家来到嘈杂的美国大都市,望着那些繁华景象或微笑或凝视的一种象征吧。
然而,我也不能不遗憾地说,既然要在美国打开图书市场,现在排出的作家阵容,显然不够整齐,似乎过于看重“老中青”的搭配,为了显示中国文坛的人气旺盛,却忘记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还仅仅是开了一个头,在每一次重要的场合,都应该派出国家队的主力,确实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峰,与其做这样的眼花缭乱不得要领的混搭,不如让人切切实实地记住几个顶级的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文学不是群殴,不能以人多势众取胜。还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事先多和文化界的有关人士联络沟通,大力向世界各国推荐我们的创作成果。比如说,既然能够在国内邀请到许多国际著名作家进行文学对话,那么何不在海外的有关场合也举办类似的活动,借助于他人的影响力而传播中国文学?注重实效,每一次都要取得一定的推进和突破,层层叠加,用10到15年的时间,让一批第一流的中国作家能够享誉世界,而不是以为只要做一些花哨的表演,浮泛的宣传,撒下大把的银子,便可以做出什么可以写入年终总结的成绩来。说起拉美文学,我们这些文学中人,能够数得出名字并且读过其作品的,不超过10位,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高峰,都被我们熟读,都对中国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铁凝、莫言、麦家等作家随行,并且在拉美举办相关的文化交流,这样的举措,才是有魄力见实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