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百札馆印象

    邵燕祥的毛笔字

    张瑞田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13日   03 版)
    邵燕祥作品

        邵燕祥的小学时代,应该与毛笔字有联系。只是新文化的影响,新的学习材料的出现,毛笔书写失去了垄断地位,即使在课堂上依然可见毛笔、砚台、墨块,它们固有的光辉渐渐散去了。

        今天的毛笔书写,与文化流转没有关系,当代书法家的一招一式,开始靠近艺人,或者说,毛笔字变成了艺术字。

        毕竟有着悠远的毛笔书写的记忆和才能,邵燕祥的毛笔字被屡屡提及,他的墨迹也在当代文人手札中亮相,读者们惊奇地发现,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还有一副精湛的笔墨。

        邵燕祥致诗人宗鄂的手札,代表了邵燕祥书法的水准,亦如他的诗,凝重、内敛,引人遐思。

        一栋设计考究的建筑,每一个面、角,每一扇门、窗,都融入了设计者的主观意图,甚至某一个细节是不能缺少的,比如影壁、瓦当,他们是一栋建筑的根、魂。

        传统手札很像一栋建筑,起始、叙述、结尾,一脉相承。这又像贵族间通行的礼仪,程式化,又心照不宣。

        手札的确是上流社会垄断文化的具体体现。东汉出现了世家大族,至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阶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原指琅琊王氏和阳夏谢氏,后来成为三国两晋世家大族的代称。

        手札需要符合礼仪规范,其中包括雅致的文辞,流畅的书法。两者是手札作者文化素质的体现,是上流社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是世家大族迥异于其它的文化优势。

        手札的书写格式必须恪守“平阙式”,所谓的“平”,即在行文中遇到代表对方身份的称谓或涉及对方情况的字样,以及属于自己的行为而以对方为对象的时候,都要另起一行,与前一行第一字相平。“阙”,即“缺”,即遇到上述情况时,不另起一行,也要上空一格或两格。

        手札的结尾有“不具”、“不备”、“不宣”等字样。“不具”即指长者对晚辈,或者说是上级对下级;“不备”指下级对上级;“不宣”指朋友对朋友。

        当代手札不要求“平阙式”,对“不具”、“不备”、“不宣”也视而不见。这是现代汉语成为流行语言的结果。

        邵燕祥先生的手札全文如下:“宗鄂兄:抄录二诗,不知可用否?一为干校旧作,一则司马光诗。昔行脚各地,每须写粮票,辄以此诗应对之。以其情调健康向上,符合主旋律要求也。一笑。燕祥拜。”

        手札简练,没有“平阙”,但有古意。作为便条式的手札,主要是传达世俗信息,因此,没有繁文缛节也不影响手札的完整。王羲之的一些手札,也是该简则简,该繁则繁。邵燕祥的书法精练、饱满。其中的草字恪守草法,结字完美,如“知”、“旧”、“辄”、“应”、“健康”、“要求”等。墨法也有韵味,枯墨神采毕现,如“每须写粮票”、“情调健康”等,均不输职业书法家的手笔。

        手札中提到的“抄录二诗”,我也拜观,毛笔如诗笔,宽博的结字,老辣的点划,沉郁的气息,体现了邵燕祥毛笔书写的精熟。

        文人手札有特殊味道,鲁迅在《孔另境编‘当代文人手札’钞》一文中说:“远之,在钩稽文坛的故实,近之,在探索作者的生平。而后者似乎要居多数。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于是手札就有了出路。······所以从作家的日记或手札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

        读邵燕祥的毛笔字,愿意与他的诗结合起来。从历史深处,到现实生活,邵燕祥的行吟与沉思,让我们对责任与良知不陌生。这也是一位诗人毛笔字的格外分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