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请作家书画家简化一下头衔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12日   08 版)

        94岁的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递给记者一个名片,上面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教授。如此朴素干净的名片,实在少见,令人感慨不已。

     

        一个老教授,名片上只有一个教授的头衔,大抵有两种情况:一是他的头衔不多或者就没有什么社会兼职,仅有教授一个身份;二是他有着多个学术头衔,但是在其本人看来,什么头衔都没有教授更重要。我想,潘老可能属于后者。自1935年初登讲台的那一刻算起,整整79年潘懋元与学生为伴,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校长,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再到教育学界公认的“一代宗师”。他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出过书,当过博导,这样一位老教授,想来一定有着诸多的学术头衔,或会长,或理事,或主任,或顾问,总该有的罢。不过,在先生看来,任何名头都没有"教授"的分量重。教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正如他所说的“我只是个普通教师。我一生最欣慰的事,是我的名字能名列教师的队伍中。”这应该看作潘懋元名片上面只有教授的注释。

     

        由此我想到另外一些人的名片,尤其是书画家的名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这样那样的头衔,大有将要把名片写满的趋势。此外,我还看到一些书画家的介绍文字,常常是头衔一串串的,就像那吐鲁番的葡萄,比如什么书画院的院长啦,什么书画院的院士啦,什么协会的理事啦,什么大学的客座教授啦,什么书画院的特约、专职画家啦,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可以说来头很多,吓人得很。面对这样的介绍文字,我感到茫然:先不说这些职务的大小,看了像风又像雾的一串头衔,我在想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我简直无法弄清你到底在哪个部门哪个单位供职?之后我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说破天,只是一个画家而已。

     

        从广义上说,一个人可能有多重身份,但是具体到一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何种职业,应该没有那么复杂。其实,一个人即便是本事了得,他的职业也不可能囊括社会的多个行业和部门。因此,就职业而言,我们的潘老看重的只是教书,或者说他只认同自己的教师这个角色。也许他写的一手好文章,也许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但对于一个教授来说,写点东西又何足挂齿呢?所以,那“作家”的头衔就被忽略不计了。为什么有的人特别看重那些头衔并千方百计兜售自己的头衔呢?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想拉大旗作虎皮,想唬人。当然,这在先前,社会头衔的确可以让人刮目相看甚至崇拜,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放眼中国,在“大师”“泰斗”“宗师”“巨匠”等满天飞的当下,谁还把什么理事什么院长当个菜。越是无名的人,底气越是不足,往往拉一些头衔一壮声威甚至招摇撞骗。然而这是很有限的,甚至适得其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如,齐白石,我们何曾看到什么“著名”的称谓,只要说出“齐白石”这三个字就如雷贯耳了,再加上什么头衔都是多余的。

     

        潘懋元的名片,让人敬佩,也让人汗颜。一个学人或艺人的力量,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他的作品本身,于拥有什么头衔没有关系。无论是对书画家的新闻报道,还是书画家的名片,都不妨学学潘懋元教授的做法,少一些繁文缛节,少一些追名逐利,还是简化一下头衔为好。

     

        山东省临沂市 孙建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