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文艺评论是文化繁荣的“良药”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12日   08 版)

        近日,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文化部正着手设立关于艺术评论体系构建和引导的计划,涉及评论人才的培养、评论实践的开展、评论阵地的建设等内容。(见10月22日光明网)

     

        文艺评论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营养液”,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包括文学、电影、电视剧、艺术等,都离不开评论。文艺评论的基本职能是“挑刺”、找毛病,帮助作品不断完善,走向成熟、娴熟与完美,因此可以说,文艺评论就是“啄木鸟”,祛除与消灭依附在作品身上的“虫子”或“病毒”,让作品更健康、更完善。

     

        窃以为,文化艺术评论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观众或读者评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让群众来评价、检验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增加群众的话语权和评判权。

     

        二是专业评论,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判。近些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繁荣昌盛,每年出版的小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等堪称海量,但就专业评论而言,总体上比较薄弱,不仅存在着缺乏评论人才,艺术评论质量不高等问题,更存在着只说好听话、恭维话的庸俗风气,文艺评论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化妆品”。更有甚者,用金钱“购买”业内评论专家的“话语权”,御用文人为其作品“歌功颂德”,无聊吹捧,以求提高作品及作家的知名度,提升看点、卖点及票房收视率或票房价值。

     

        文艺评论庸俗化、低俗化倾向是文坛不良风气、不正之风,说严重点是一种文化腐败,亟待治理与坚决纠正。文艺评论需要“辣味”“火药味”,须做到敢评、善评、会评。敢评就是敢说真话,敢挑毛病,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只有敢评,才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从而促进百花齐放。善评就是善于对作品进行剖析,去伪存真、去虚存实、去粗存精。会评就是遵循文艺评论的自身规律与要求,引导读者或观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做到善评与会评,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包括文艺理论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评论家既是专家也是杂家,所谓专家是指在本行业要成为行家里手;所谓杂家是指熟悉、了解、掌握文化艺术各行当的基本知识,还要善于洞察社会。敢评是基础,有了敢评的正气与胆量,再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变得善评与会评,中国文艺评论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文化部重视文艺评论值得点赞。促进文化艺术评论的繁荣,首先需要营造讲正气、说真话的评论环境。其次要培训、提高评论专业人才的水平。第三,离不开激励机制。目前我国文化领域奖项不少,包括电影、电视剧、小学创作等都有国家层面的评奖,唯独缺少文艺理论及评论方面的评奖,这一课应补上。

     

        南京市大厂区 尹卫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